读2006年我国部分省区粮食产出、人口份额的地域分布图,回答下列小题。
黑龙江、吉林是我国未来粮食增产规划的核心区,其粮食增产的主要潜力是
| A.光热充足,复种指数高 | B.耕地后备资源不足 | 
| C.人少地多,商品率高 | D.交通便利,机械化水平高 | 
根据图示信息判断,目前我国粮食流通的基本格局是
| A.南粮北运 | B.北粮南运 | 
| C.东粮西运 | D.各地自给 | 
下图中,两条相邻等高线海拔相差50米。读图,回答题。
 有关图示区域位置及图中河流流向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北半球,自南向北流 | B.北半球,自北向南流 | 
| C.南半球,自南向北流 | D.南半球,自北向南流 | 
中国第26次南极科考队经中山站(69°22′S,76°22′E)到昆仑站(80°25′S,72°06′E)附近对南极冰盖最高点进行了科学考察。据图回答题。
 昆仑站分别位于长城站及中山站的( )
| A.西北方向、东南方向 | B.东南方向、东南方向 | 
| C.东北方向、西南方向 | D.东南方向、西南方向 | 
下图为地球星瓣图,图中a为陆地相对集中的“陆半球”的极点(38°N、0°),据此回答题。
 与“陆半球”对应的“水半球”的极点应是图中( )
| A.b | B.c | C.d | D.e | 
下图为“某群岛及附近海域部分等深线示意图(单位:米)”。读图,回答题。
若要完整表示P点附近的海水深度变化,应再补画几条等深线( )
| A.3条 | B.4条 | 
| C.5条 | D.6条 | 
P点附近的海底地形是( )
| A.海岭 | B.海沟 | 
| C.海盆 | D.大陆架 | 
读澳大利亚大陆自然带分布图,回答题:
I地带面积广阔的自然原因是
 ①地形单一,地势起伏小②地下水资源较丰富
 ③全部为热带草原气候,草原辽阔④沿海有暖流流经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澳大利亚东水西调工程式对调入区域的影响主要有()
 ①缓解了供水紧张状况②提高了土地生产力③减轻了土壤盐碱化④加重了环境污染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