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可桢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中有这样的描述,南北朝期间,南朝官府在都城南京覆舟山(小九华山,海拔61米)建立冰房,是一个有气候意义有趣之事。冰房是周代以来各王朝备用的建筑,将冬季的冰储存在地窖中,用以保存食物不至腐烂之用的(主要是夏季)。回答下列各问题。南京覆舟山冰房所需大量的冰的来源最有可能是
| A.南京本地 | B.黄河流域 |
| C.钱塘江流域 | D.人造冰块 |
根据材料可知,较现在
| A.南朝时喜马拉雅山雪线低 | B.东北春小麦播种期早 |
| C.南京冬夏温差大 | D.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小 |
欧亚两洲的分界是
| A.乌拉尔山、乌苏里河、乌拉尔河 | B.乌苏里河、乌拉尔河、高加索山 |
| C.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 | D.乌拉尔山、乌拉尔河、伏尔加河 |
有关大洲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欧洲的地形以平原为主,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一个洲 |
| B.亚洲中部低、四周高,平原多分布在大陆周围 |
| C.非洲被称为“高原大陆”,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一个洲 |
| D.南北美洲的地形东部高山、西部高原、中部平原 |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图中的地形判断不正确的是
| A.A处是山谷 | B.B处是山地 |
| C.CD处是山脊 | D.EF处是山谷 |
图中有一处适合户外攀岩运动,运动员从崖底攀至陡崖最高处,高差可能有
| A.101米 | B.198米 |
| C.298米 | D.601米 |
下图为等高线分布图,若图中等高线的数值皆由左上方向右下方递减,若四幅图中的等高距皆为50米,比例尺分别为1:10000、1:20000、1: 30000、1:40000,则其坡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①>④ |
| C.①>④>③>② | D.④>①>③>② |
甲、乙两地同在30°N纬线上,甲地的经度是20°E,乙地的经度是20°W,则甲地在乙地
| A.正南 | B.正北 |
| C.正东 | D.正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