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迎风山坡由山麓向上,降水量起初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的,达到一定高度降水量最大,过此高度后降水量又随着高度增加而递减,此一定高度被称为最大降水量高度(H),H所在的高度因气候条件和地区而异,一般气候愈潮湿,大气层愈不稳定,H愈低。读“北加利福尼亚的年平均降水量与地形之间的关系”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所反应的图示地区
A.自西向东,最大降水量H越来越高说明降水越来越多 |
B.西部加利福利亚寒流的影响,海岸山脉最大降水H高度偏低 |
C.内华达山脉顶附近降水量最多是因水汽来源更充足 |
D.地形抬升作用不明显导致海岸山脉最大降水高度H偏低 |
据图文材料推测,以下不同地区的山地中最大降水高度H由低到高排序正确的是
①皖浙山地如黄山、天目山 ②新疆山地如天山 ③印度西南沿海山地 ④青藏高原内部山地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②④ |
C.③①②④ | D.③①④② |
读某岛屿地质地貌结构示意图,回答以下列问题。.该地区地质构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地壳运动 | B.流水作用 | C.外力作用 | D.内外力共同作用 |
.能反映甲处地层剖面的示意图是()
水位是指河流某处水面的海拔,一年中等于和大于某一水位出现的天数之和称为历时。读“某河流某观测站测得的水位过程线与水位历时曲线图”,回答以下列问题。该观测站最可能位于 ( )
A.青藏高原 | B.黄土高原 |
C.东北平原 | D.长江中下游平原 |
若在该观测站上游修建一水库,则历时曲线上 ( )
A.M、N同时右移 | B.M左移、N右移 |
C.M、N同时左移 | D.M右移、N左移 |
图1是2013年5月15日14:00欧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图2是①、②两种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量图。图2所示①、②气候类型与图1中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类型相符的有()
a.①―甲 b.①―丙 c.②―乙 d.②―丁
A.a、c | B.c、d | C.a、d | D.b、c |
下图示意北半球某区域2011年1月4日14时和5日8时海平面气压(单位:百帕)分布,读图完成以下列问题.4日14时—5日8时,①地()
A.阴转多云,气温、气压都升高 | B.天气晴朗,气温、气压都降低 |
C.天气晴朗,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 D.阴转多云,气压升高、气温降低 |
.4日14时—5日8时,下列地点中风向变化最明显的是()
A.② | B.③ | C.④ | D.⑤ |
下图所示的是北半球的一段纬线,M、N分别是X日的晨线、昏线与该纬线的交点。X日两点的经度差为90°,一年中M、N两点有重合于O点的现象。读图回答以下列问题。X日M地的昼长为()
A.6小时 | B.9小时 | C.12小时 | D.18小时 |
X日后,若M点位置向东接近O点,则太阳直射点()
A.位于北半球,且正向北移动 | B.位于北半球,且正向南移动 |
C.位于南半球,且正向北移动 | D.位于南半球,且正向南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