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左图、右图分别为某月13日9时和15日9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该日正值北半球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15日9时和13日9时相比
A.华南地区天气持续晴朗 | B.我国东部海域风力减弱 |
C.日本南部受强台风影响 | D.朝鲜半岛天气状况稳定 |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通过大量技术投入和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巴西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在积极培育优良品种的同时,鼓励农民组建农场联合体,实现了大豆的规模化生产与经营。目前,巴西的大豆产量、出口量仅次于美国。中国曾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近些年大豆的质量下降(品种退化,出油率低),生产成本较高,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据此完成小题。巴西大豆总产量增加的潜力大于美国,主要是因为巴西( )
A.技术力量较雄厚 |
B.气候条件较优越 |
C.可开垦的土地资源较丰富 |
D.劳动力较充足 |
在国际市场上,巴西大豆价格低于美国的主要原因是巴西( )
A.专业化水平较高 | B.科技投入较大 |
C.劳动生产率较高 | D.劳动力价格较低 |
中国要提高大豆质量亟需( )
A.加大科技投入 | B.扩大种植面积 |
C.增加劳动力投入 | D.加大化肥使用量 |
研究发现,我国可供水稻生长的安全生长期延长了6~10天,而水稻实际生长期却在缩短,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
A.全球变暖,积温上升 |
B.科技进步,品种改良 |
C.市场需求扩大 |
D.运输条件改善 |
下图中阴影部分为我国某种水果集中产区。读图完成小题。该产区种植的优势水果可能是( )
A.柑橘 | B.香蕉 |
C.苹果 | D.葡萄 |
与②水果产区相比,①产区的优势条件是( )
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
B.光照更充足,廉价劳动力多 |
C.种植历史悠久,科技水平高 |
D.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
读我国东南某市辖区1978—2002年农业内部各业用地数量变化图,完成小题。由图可知,用地面积增加数量最多的是( )
A.粮食种植 | B.蔬菜种植 |
C.水果种植 | D.水产养殖 |
导致该市辖区农业各业用地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因素为( )
A.热量 | B.土壤 |
C.城市化 | D.生产技术 |
下图是油菜在同一时期不同地区的生长状况图。读图,完成小题。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光照 | B.热量 |
C.水源 | D.土壤 |
a地种植的油菜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的主导因素是( )
A.水源 | B.土壤 |
C.光照 | D.热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