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最长、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相关国家和地区地理环境会发生哪些变化
①基础设施投资增大,公路、铁路、港口、航空等交通系统得到改善
②产业向沿海港口及国际铁路沿线、边境口岸地区集聚
③资源开发力度增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范围和程度可能加大
④跨国人员流动规模扩大,亚洲、非洲国家劳动力大量涌向我国沿海地区
⑤欧洲国家通过提供资金、技术、管理等方式参与“一带一路”战略,密切亚欧经济联系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⑤ | D.①②③⑤ |
图为某岛国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有关该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南北长约200多千米,东西宽约400多千米 |
B.位于我国的东南,澳大利亚的西北 |
C.冬季商贸船队可借助洋流更快地驶往红海 |
D.位于板块边界,受地震、海啸影响大 |
该国东侧冬季降水较多的原因是()
A.西南风影响,降水较多 | B.地中海气候区,冬季降水多 |
C.气流受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 | D.赤道低压控制,形成对流雨 |
国际贸易中该国的主要出口产品是()
A.橡胶、茶叶 | B.亚麻、乳制品 | C.轮船、电视 | D.汽车、手机 |
2010年12月22日宜万铁路开始运营。宜万铁路穿过恩施大峡谷,被称为“世界最难修的铁路”,是我国沿长江铁路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宜万铁路工程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
A.山区气温低,冻土发育 | B.经济落后,资金技术不足 |
C.线路长,工程最大 | D.地表崎岖,地质条件复杂 |
下列关于宜万铁路建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使全国铁路网的布局更加合理 | B.降低长江“黄金水道”的航运能力 |
C.带动了三峡库区经济发展 | D.促进了东西交通联系 |
有关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省区均为我国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 |
B.重庆与武汉的城市地域结构主要受河流和地形影响 |
C.人口分布特点为中部稠密,东西部稀疏 |
D.恩施大峡谷是自然景观,为典型的流水堆积地貌 |
图中AB、CD为两条纬线的一部分, B、E、C位于同一条经线上,A、E、D三点的太阳高度均为O°,A和E的时差与E和D的时差之比为2:1。读图完成下列各题。若E点地方时为5时,则
A.C点白昼不少于9小时 | B.A点与C点的昼长差不可能达12小时 |
C.B点不可能出现极昼 | D.D点一定昼短夜长 |
若此时A点的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最大值,北京时间为15时,6小时后D点
将迎来日出,则
A.AED的经度范围与全球经度之比为5:12 |
B.E点与C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之比小于1 |
C.地球上不同日期范围之比为4:1 |
D.C点与E点的昼长之比为3:2 |
天文辐射指的是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图甲、乙中的曲线表示不同纬度的天文辐射(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的年变化和北半球不同纬度地面太阳辐射的年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甲、乙两图表示北极点和赤道的曲线是
A.⑤C和②B | B.⑥D和①A | C.③B和②A | D.④C和③D |
北半球同一纬度地区甲图中曲线的数值均大于乙图曲线的数值的原因是
A.受海陆热力性质影响 | B.受海拔高度的影响 |
C.受大气的影响 | D.受太阳高度的影响 |
12月22日南极点的天文辐射日总量比6月22日北极点天文辐射日总量多,原因可能是
A.南极地区是陆地 | B.北极地区是海洋 | C.南极海拔高 | D.日地距离差异 |
2010年全球极端天气事件频发,从俄罗斯的高温森林大火、巴基斯坦水灾到美国东部的持续高温等,种种灾难事件让人们认识到气候变化带来严重后果的同时,也对将于11月29日召开的联合国坎昆气候变化会议更有期待。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影响图中海平面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的变化 | B.地壳运动 | C.地球运动 | D.宇宙的演化 |
图中代表冰期与间冰期的分别是
A.③①与④② | B.①②与③④ | C.③④与①② | D.①④与③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