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最长、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相关国家和地区地理环境会发生哪些变化
①基础设施投资增大,公路、铁路、港口、航空等交通系统得到改善
②产业向沿海港口及国际铁路沿线、边境口岸地区集聚
③资源开发力度增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范围和程度可能加大
④跨国人员流动规模扩大,亚洲、非洲国家劳动力大量涌向我国沿海地区
⑤欧洲国家通过提供资金、技术、管理等方式参与“一带一路”战略,密切亚欧经济联系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⑤ | D.①②③⑤ |
该图为日本北海道岛略图,北海道是日本重要农业地区,在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据图,回答33~34题。关于北海道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势中间低,周围高 |
B.气候的大陆性强 |
C.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商品谷物农业 |
D.附近渔业资源丰富 |
为了治理和预防农业环境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北海道采取了许多比较有效的对策,其中包括
①禁止使用化肥,控制使用农药
②重视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
③实行土地改良,治理土壤污染
④调整农业结构,增加粮食种植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2010年是中国和印度正式建交60周年。中印存在争议的乃堆拉山口位于中国西藏亚东县与印度锡金邦的交界处,海拔4 545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公路贸易通道。回答31~32题。乃堆拉山口每年只有4~10月才适合人通过,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 | B.气候 | C.地震 | D.泥石流 |
亚东县城地处一峡谷之中,人口不足3 000,但近几年经济发展迅速,其直接影响因素是
A.边贸活跃 | B.国家政策支持 | C.农林资源丰富 | D.经济发展 |
读某区域示意图,回答27~30题。图中与我国相邻的内陆国为
A.①国 | B.②国 | C.③国 | D.④国 |
有关①国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绝大部分领土在热带和亚热带 |
B.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大、产粮最多的国家 |
C.印度河是①国最主要的河流 |
D.恒河三角洲是①国重要的产棉区 |
①国半岛的东西沿海地带最主要的农作物是
A.小麦 | B.水稻 | C.茶 | D.黄麻 |
近年来,甲城市所在地区发展迅速,该地区的主导工业为
A.钢铁工业 | B.纺织工业 | C.电子工业 | D.电力工业 |
人口算术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面积之比,人口生理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可耕地面积之比。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下表,23~26题
国家 |
人口算术密度(人/Km2) |
人口生理密度(人/Km2) |
加拿大 |
3 |
35 |
美国 |
30 |
156 |
埃及 |
70 |
3503 |
中国 |
129 |
934 |
英国 |
241 |
963 |
印度 |
313 |
559 |
日本 |
336 |
3054 |
荷兰 |
432 |
1601 |
孟加拉国 |
910 |
1359 |
“地广人稀”但耕地资源缺少的国家是
A.加拿大 | B.美国 | C.埃及 | D.印度 |
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1/2以上的国家是
A.美国 | B.荷兰 | C.孟加拉国 | D.加拿大 |
对比表中中国、印度两国统计数字
A.印度的人口压力较中国大 |
B.中国的人口压力较印度大 |
C.中国的人口压力和印度相当 |
D.中、印两国的人口压力都较小 |
就国土面积而言,耕地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有
A.日本、埃及 | B.中国、印度 |
C.美国、加拿大 | D.孟加拉国、美国 |
读图,回答20~22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是亚洲 G是北美洲 H是大西洋 |
B.G是亚洲 D是非洲 J是印度洋 |
C.D是欧洲 E是北美洲K是大西洋 |
D.B是欧洲 F是非洲J是印度洋 |
从B大洲最大港口至我国上海港,沿最短海上航线所经过的海峡依次是图中的
A.①②③④ | B.②①④③ | C.②①③④ | D.①②④③ |
春分日重庆太阳高度角最大时,H大洋某岛屿正好日出。此时,两架飞机从该岛同时起飞,甲沿经线向南飞行至南极点,乙沿纬线飞行一圈,则甲比乙穿越六大板块的数目
A.少1个 | B.多2个 | C.多1个 | D.少2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