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的①②③三大河流中,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是 (填序号),其发源地在我国的 (填省区)。上世纪80年代末期,我国有关研究机构和学者专家率先出了该河流域经济开发的设想,你认为该河流域经济有哪些项目可供开发? 。
(2)图示的①②③河流中,河流 (填序号)穿越了我国经济实力最强的经济核心圈,该经济核心圈的经济结构逐渐向轻型化转变,主要原因是 。
(3)2005年10月8日,在图中甲地发生7.6级的强烈地震,造成了该地区遇难人数超过7万人。简述此次地震造成人员伤亡严重的最主要原因 。
(4)图中乙地主要的粮食作物有 ;该地地势高、气温低,但农作物单产量较高,请具体分析其主要原因 。
(5)印度河一年有两次汛期,一次发生在3—5月,一次发生在7—8月,试分别说明导致该河两次汛期最主要的河水补给方式 。
读“某河流流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河流发源于中国青藏高原,上游(在我国境内)名称为澜沧江,下游(出我国国境)名为;由图可知上游流域面积狭小,其原因是干流流经山高谷深、南北纵列的
山区。
(2)读该河流“三角洲地区示意图”,可知河流下游因流经地势低平的地形,流经年降水量充足的气候区;而呈现图示入海河道多的水系特征。
(3)该河流经地区主要有中国、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国,最后注入洋;流域内这些国家的文化景观深受教影响。
(4)该流域所处地区在经济发展方面具有资源及位置优势。
气候资源优势:成为世界主要的热带经济作物油棕、等主产区;
矿产资源优势:有色金属锡、矿物能源等;
地理位置优越:在太平洋与洋;亚洲和州交通的“十字路口”,战略地位重要。
(5)1967年,为促进经济和文化合作,成立了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其成员国中经济发展较领先的国家是____________;该国地理位置优越,处于___________海峡的咽喉,该海峡在国际交通中的重要地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
(1)毛里塔尼亚处于____________(自然)带内。
(2)流经毛里塔尼亚沿岸洋流的性质属于__________(暖或寒)流。
(3)祖埃拉持与努瓦迪布两地间铁路的主要功能是运送________________到港口。
(4)该铁路不建成直线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根据图中信息)
阅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部分国家劳动力工资和产值对比表
国家 |
每个雇员年产 值(千美元) |
日工资 (美元) |
年工资/ 年产值(‰) |
美国 |
105 |
60 |
208.6 |
德国 |
87 |
45 |
188.8 |
英国 |
50 |
36 |
262.8 |
中国 |
29 |
1.5 |
18.9 |
菲律宾 |
23 |
5 |
79.4 |
(1)简述美国东北部地区发展钢铁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2)在全球第一轮产业转移时,美国产业转向德国而没有转向英国。结合表格说明其原因。
(3)全球第三轮产业转移,使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运用所学知识简述其原因。
(4)全球三轮产业转移,对美国产业发展带来了什么影响?对我
们国家产业发展有何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1980年和2000年黑龙江省三大粮食作物分布示意图。
材料2:1980年和2000年黑龙江省积温(℃)等值线分布示意图。
(1)黑龙江省三大粮食作物生产的变化:种植面积扩展最多的作物是________,种植
面积缩小最多的作物是________;小麦、水稻和玉米作物种植空间分布的变化分别
是:小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玉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黑龙江省种植水稻的最主要制约因素是____________,引起农业生产格局发生改
变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试分析其农业区位的优势条件。
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一次能源,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70%以上,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对煤炭的需求也将保持快速增长。
(1)我国煤炭资源的地理分布特点是:
①以昆仑山—秦岭一线为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煤炭的需求主要来自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谈谈如何进行煤炭资源的合理配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能源消费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依据对应关系,填表说明安全隐患的具体表现及其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