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亚历来是西方强国激烈争夺的地区,读“西亚地理简图”,回答各题:(13分 )
(1)2003年,美国先发制人对西亚国家 (填图上英文字母代号)发动战争。该国的 平原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它是世界著名的 农业区。
(2)西亚地处亚、非、欧三洲交界地带,周边有许多重要的海上交通和战略要地,其中, 海峡扼主要产油区石油运输重要通道的出口处;曼德海峡是 海通往印度洋的咽喉要道。
(3)西亚油田集中分布在 及其周围地区。世界上五大储油国中唯一的非阿拉伯国家是 (填图上英文字母代号)。西亚石油主要运往西欧、 和美国,石油运输方式主要有 和 。
(4) I国的四大经济支柱是 、 、旅游和侨汇。
(5)一批阿根廷的农产品要运到该国,下列海运航线中航程最短的是
A.大西洋—巴拿马运河---直布罗陀海峡 |
B.大西洋—开普敦---印度洋---红海 |
C.大西洋---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 |
D.莫桑比克海峡---苏伊士运河 |
读“我国资源调配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代表我国正在建设的三大资源调配工程,B、C分别是 “___________工程”和“___________工程”。
(2)简析我国实施跨区域资源调配的客观原因。
(3)图中B所调配的能源,其调出区该种能源十分丰富的原因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分别是我国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示意图,读图并回答问题。
(1)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经济成为全国经济增长最快、人民生活最富裕、外商投资的热点地区,试分析其区位优势。
(2)简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的区位优势。
(3)两个经济区在发展过程中都引发了相关问题,请列举出4个问题
(4)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来解决两地区能源紧张的状况?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指出P所在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该地形区的农业生产自然条件。
(2)说明P地形区沼泽广布的原因
根据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福建省与江苏省等高线地形、主要河流水系及地级市分布图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以来,江苏省南部的苏州、无锡和常州(有时也包括南京和镇江)等地区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实现非农化发展,取得了另人瞩目的经济成就,这种发展模式也被称为“苏南模式”。2013年公布的全国百强县中,江苏省在前十中占得六席,更包揽了前四名,而这些强县均位于苏南地区。但是,在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过程中,苏南地区却存在着产业结构失衡与雷同,经济运行质量下降等问题。
(1)比较福建省与江苏省地级市空间分布的主要差异,分析其形成原因。
(2)分别说明A、B两地农业发展引起的主要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3)分析苏南地区发展乡镇企业的有利条件,并从产业结构角度提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欧洲多瑙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多瑙河上游接纳了被誉为“滑雪天堂”的阿尔卑斯山区较多的河水,中、下游流经地区经济发达,并以铁门为界。
材料三:下表为图中三座城市降水量统计表(单位:毫米)。
1 月 |
2 月 |
3 月 |
4 月 |
5 月 |
6 月 |
7 月 |
8 月 |
9 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
甲城 |
106.4 |
95.1 |
105.8 |
85.3 |
75.6 |
53.2 |
26.8 |
80.8 |
98.6 |
153.0 |
110.5 |
81.1 |
乙城 |
49.3 |
44.4 |
49.5 |
58.8 |
70.7 |
90.4 |
66.4 |
51.2 |
51.4 |
40.3 |
54.3 |
57.5 |
丙城 |
32 |
31 |
29 |
38 |
55 |
63 |
52 |
51 |
40 |
33 |
52 |
40 |
(1)说出多瑙河在丙城干流段冬季至春季径流量总体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2)分析铁门附近建水电站的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