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
“懒老师”
给我们上过课的老师可多了,但在我心目中留下美好印象的却是我们称之为“懒老师”的罗老师。别看他“懒”,他可讲究了,一头乌黑的头发,身着一套整洁的西装,脚穿一双普通的皮鞋,但经常擦得铮亮,显得可精神啦!
同学们为什么称他“懒老师”呢?这还得从他上课说起。在一二年级时,无论是教“a o e”,还是教我们识字、写字,他都非常认真细心,生怕教漏了一点儿。可是到了三四年级后,罗老师好像换了心似的,变得让我们越来越不认识了。就拿学习一篇课文来说吧,他总是要求我们先自己预习,读课文、查字典、勾画生字新词等,上课时让我们明确应达到哪些目标,然后就让我们自己去读、去想,或者是分组讨论。而他呢?这组看一下,那组听一听,有时遇到较难的问题,也仅仅提示下了事。
至于独立阅读课文就更是我们的事了。时间长了,“懒老师”的外号自然就叫开了。可说来也怪,每次考试,我们班的成绩都在年级首位。我怎么也想不明白,于是把心中的疑惑告诉了爸爸。爸爸笑着说:“孩子,你们冤枉罗老师了。你们的老师其实并不懒,他是一个勤奋好学、勇于探索的好老师。他写的教学论文经常在县级乃至省级、国家级教育刊物上发表呢!”听了爸爸的话,我为错怪了罗老师而感到脸红,更为有这样一位“懒老师”而高兴、自豪!
⑴“懒老师”教一二年级时非常认真细心,文中用了“无论……还是……都……” 的句式,仿写一句这样的句子。
⑵罗老师教“我们”到三四年级就“懒”了,他的“懒”表现在哪些方面?
用“ ”在文中画出“懒老师”让“我们”怎么做的句子。
用“ ”在文中画出“懒老师”自己怎么做的句子。
⑶同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表达不同的意思。试对“人懒地生草”和“懒老 师”的两个“懒”字谈谈你的看法。
⑷“我怎么也想不明白,于是把心中的疑惑告诉了爸爸。”“我”心中的“疑惑”是什么?
⑸“懒老师”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⑹你身边有这样的老师吗?你想对他(她)说什么?
读了课文后,我还有以下几点疑问:
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文中的老人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环保广告语集萃
☆生命和绿色拥抱 人类与生态共存
☆足下留情,春意更浓。
☆树立环保理念,创建绿色家园。
☆别让地球上最后一滴水成为人类的眼泪。
☆你栽一棵树,我栽一棵树,我们共同为地球添绿。
在云南境内有一颗耀眼的“绿色宝石”,它就是我国最大的热带植物宝库——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古木参天,藤萝蔽日,进入林中就像到了奇花异树的海洋。这里的望天树高达七、八十米,()拾起头()能看到它的树冠,是名副其实的“森林巨人”;这里的古椿树粗壮高大,就是几个人拉起手来也围不拢。这里有重量惊人的黑黄檀;有钢铁一样硬的铁力木;有能够分泌毒液的箭毒木,也有能够供应淀粉的西米树。
西双版纳的植物不但姿态万千,而且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油棕被称为“世界油王”,可西双版纳的油瓜的含油量比油棕还要高出许多。这里的扁担藤简直就是一座座“ 天然饮料厂”。当你口干舌燥的时候,只要用刀砍断一根扁担藤,清甜可口的汁水就会像喷泉一样流出来。这里的黑心树是难得的“木材仓库”。这种树不怕砍,不怕伐,()留下一段树桩,很快()会萌生出许许多多的嫩芽,两三年的功夫,这些嫩芽就能长成10来米高、比碗口还粗的大树。这种树的寿命特别长,一般的可以活200到400年。一家人种上几棵黑心树,烧柴的问题就解决了。
种类繁多,郁郁葱葱的植物,不仅美化了这里的山川,也给这片绿野中的珍稀动物提供了栖息、繁衍的场所。千百年来,生活在西双版纳的人们十分爱惜这块“ 绿色宝石”,使它永远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1)联系上下文,将下列关联词分别填入第二、三自然段的圆括号内。
A 只要……就…… B 只有……才……
(2)从文中找出一句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抄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第四自然段,然后回答问题。
①西双版纳的植物中含油量最大的是____________。
②作者把“扁担藤”比作_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③黑心树的特点,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所以人们称它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三自然段用了那些说明方法?试举例说明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
塞特凯达斯大瀑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汹涌的河水紧贴悬崖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尤其是每年汛期,大瀑布的气势更是雄伟壮观,每秒钟有1万立方米的水从几十米的高处飞流直下,落地撞开万朵莲花,溅起的水雾飘飘洒洒,水声震耳欲聋。据说在30公里外,瀑布的巨响清晰可闻。
但这雄奇的景观,竟然在逐渐消失。
20世纪80年代初,为了发电,在瀑布上游建起一座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水电站高高的拦河大坝截住了大量的河水,使得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水源大减。而且,周围的许多工厂用水毫无世制,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同时沿河两岸的森林乱砍滥伐,水土大量流失,大瀑布水量逐年减少。
(1)第1自然段中加点的词“尤其”、“更是”起什么作用?
(2)积累描写流量、水声、水形的词语(每类至少2个)
流量
水声
水形
(3)大瀑布逐渐消失的原因有三点,用简要的话概括在下面。
① _________
② ___
③ 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