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实现亚太梦想,中国一直与APEC其他成员保持密切的沟通与协调,积极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慈"。据外交部部长王毅介绍,年度系列会议中,APEC各成员共提 出超过100项合作倡议,其中半数以上由中国提出,并得到各方支持,"中国智慈"在外交场合大放光彩,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2014年11月11日,APEC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举行,与会各方领导人身着中国特色的"新中山装",拍摄了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亚太大家建的"全家福"。
(1)你觉得"中国智慧"在外交场合大放光彩的原因是什么?
(2)"新中山装"展示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点?
(3)优秀传统文化是国之瑰宝,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对待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2014年9月12日,江苏省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无锡宜兴举行。在主题朗诵《爱的引言》中,活动拉开帷幕。孝老爱亲好人居才英,照顾瘫痪丈夫20年;献血机器万汉强无偿献血62次,献血量累计49500毫升;见义勇为好人殷健为营救异乡落水者献出生命;身残志坚的马伟忠,创立爱德陶艺社,累计捐助款项800多万元;坚持关怀社会弱势群体的贾林康,创建了江苏首家角膜遗体捐献站……15位好人虽来自不同地方、不同岗位,但却绽放出同样璀璨的道德光芒。“中国好人”贾林康说:“不做好事不舒服,看到困难的人不帮不舒服,对我好的人不回报不舒服,虽然我已经75岁了,作为中国好人,我要把公益事业、慈善事业做下去。” 正是这些好人们乐于奉献的道德观,让整个社会充满爱的温暖。
请问:
(1)这些“好人”身上的什么品质值得你学习?
(2)回想生活中他人(亲人、朋友、老师、同学……)帮助过你的一个感动瞬间,对他(她)说一句感谢或祝福的话。
(3)有同学认为爱心是惊天动地、轰轰烈烈的。你赞同这种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4)爱心是需要传递与接力的。生活中,你准备以什么样的行动帮助别人?请从家庭、学校、社会各举一例说明。
在七年级的一次考试中,小明的数学成绩不及格,这使他羞愧难当。为了保全面子,小明把分数作了改动后才把试卷交给父母看。
(1)小明“知耻”后的做法对不对?为什么?他怎样做才对呢?
(2)请你再列举两个生活中缺乏羞耻之心的事例。
从小学到初中,这是一个跨越。不少学生以前没有离开过家,在上小学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接受父母无微不至的呵护,与现在需要独立面对的初中生活相比,可谓一个不小的变化,诸多不适应在不少学生身上显现了出来。
请问:我们该怎样做好自我调适,做个阳光少年?
材料 “在上晚自习的时候,有时候题目做不出,我总喜欢马上去问别人。我也知道这种习惯不好,既影响别人学习,又破坏了晚自习的课堂秩序,但是我憋在心里总感到难受,我该怎么办呢?”
请你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有问题总喜欢马上去问别人,这种学习方法有什么弊端?
(2)问别人问题前,你认为自己应该先怎么做?
(3)假如这位同学想晚自习问同学问题,又不破坏班级自习秩序,他可以怎样去做呢?请你给想个办法。
最近,妈妈发现小刚特别爱穿一些奇怪的衣服,便对他说:“你是一个学生这样穿可不太好。”小刚不以为然地说:“你知道什么!这才叫‘酷’。”妈妈又说了几句,小刚生气地说:“我已经长大了,穿什么是我自己的事情,不用你管!”
阅读上述文字,回答下面问题:
(1)小刚所理解的“酷”是什么?你是怎样理解“酷”的?
(2)小刚对妈妈说:“你知道什么!”这反映了他的一种什么心态?
(3)小刚是怎样理解长大的含义的?你又是怎样理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