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唐前期兴修的163项水利工程中,北方五道有101项。唐后期兴修的101项水利工程中,南方五道就有76项,其中江南道占49项。这种变化表明唐代( )
| A.政府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 |
| B.南北经济出现失衡的态势 |
| C.江南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 |
| D.经济重心呈现转移的趋势 |
这次会议是二战期间的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美英苏三国首脑会议。其内容主要是讨论如何处置战败的德国,包括战后肃清纳粹主义,重建德国经济,以及德国战争赔偿等问题。据此判断,这次会议还讨论了
| A.开辟第二战场的问题 | B.重申《开罗宣言》的必要性 |
| C.协同对意作战的问题 | D.签署《大西洋宪章》的意义 |
1943年5月,英美盟军在北非战场取得彻底胜利,为下列哪一项军事行动铺平了道路
| A.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 B.西西里岛登陆 |
| C.易北河与苏军会师 | D.发动柏林战役 |
德国进攻波兰之前,英国政治家反复强调:“波兰作为一个殉难者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更有利于英国。”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 A.波兰的存亡对英国的利益无关紧要 | B.帮助波兰会大量消耗英国国力 |
| C.波兰保持独立会打破欧洲大陆均势 | D.波兰灭亡有利于德国进攻苏联 |
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写道:“虽然侥幸没有小产了去,却成了先天很虚弱的一个孩子,连他的产婆(威尔逊)也弄地焦头烂额,把许多人对于他前途的热望,倒灰冷了一半。就此看来,……这件东西,还未到真正瓜熟蒂落的时候。”材料中所提“未到真正瓜熟蒂落”的根本原因是
| A.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 | B.威尔逊外交才能有限 |
| C.英法两国的坚决反对 | D.美国的实力不够强大 |
巴黎和会对战败国殖民地的“委任统治”与《四国条约》同意互相尊重各方在太平洋“岛屿领地”的权利,实际上是
| A.尽可能地维护殖民利益 | B.最大限度宰割战败国 |
| C.维护和尊重殖民地主权 | D.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