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炳罡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称其“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其)失败而消失其影响,相反,更加深入人心”“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他评价的是
| A.新思想的萌发 | B.《资政新篇》的提出 |
| C.百日维新 | D.辛亥革命 |
《诗·小雅·六月序》:“《小雅》尽废,则四夷交侵,中国微矣!”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诗歌教化”已经关乎国家的兴衰 |
| B.“四夷交侵”指当时中外民族矛盾尖锐 |
| C.“中国微矣”反映中央集权遭到了破坏 |
| D.“四夷交侵”与“尊王攘夷”构成因果关系 |
余秋雨说:“在我看来,中国人在古代最重要的创造发明一定不在于那四项。我认为,一个精耕细作的农耕文明,天文历法肯定是它的第一发明;一个人口最多的民族,中医中药肯定是它的第二发明。”其主要观点是古代中国()
| A.四大发明不具有原创性 |
| B.发明重要性与是否实用关联度高 |
| C.应该共有六项重要发明 |
| D.重要发明都应该服务于小农经济 |
李约瑟对古代中国科技做出这样的评价:“在中国完成的发明和技术发现,改变了西方文明的发展进程,并因而也确定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以下可以支持这一观点是()
①火药推动了欧洲宗教改革②印刷术为文艺复兴准备了条件
③指南针使地理大发现成为可能④造纸术方便了智者派的研究
| A.③④ | B.①④ | C.①③ | D.②③ |
孟子提出,人的内心存在仁、义、礼、智的思想胚芽,天也具有仁、义、礼、智的特质,因此心性可与天命相通。连接二者的途径是“反身而诚”,即存心养性以扩张四端,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其思想的进步之处在于()
| A.形成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体系 |
| B.突出了人利用和改造大自然的强烈愿望 |
| C.削弱了天的神秘色彩而将其义理化 |
| D.用外在比照方式寻求天与人的内在联系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行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政策,表现有()
①向西欧提供经济援助②支持联邦德国崛起
③以联合国的名义直接出兵朝鲜④成立军事政治集团北约组织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