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宋神宗赵顼元丰三年(1080)在蔡确、王硅的协助下,对职官制度作了改革,史称元丰改制。宰辅制度在外形上根据唐制恢复三省六部,三省长官空位,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任宰相,副宰相为尚书丞(左右各1人)和不兼任尚书仆射的门下侍郎、中书侍郎担任。代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知政事。
——摘编自维基百科《元丰改制》
材料二 元丰三年八月下令,凡省、台、寺、监领空名者一切罢去,使各机构有定编、定员和固定的职责;许多机构或省或并,如三司归户部和工部,审官院并于吏部,审刑院划归刑部。过去“官”仅用以定禄秩、序位著,此次改革,一律“以阶易官”,自开府仪同三司至将仕郎共为二十五阶(宋徽宗时包括选人共三十七阶),此后升迁、俸禄等都按新定的《元丰寄禄格》办理。
神宗改革职官制度时,没有征询王安石的意见,改制后,行政效率没有提高,比过去还显得拖沓,神宗有些后悔。但由于冗员和冗散机构的裁撤,节省了两万缗的开支,神宗又颇感安心。
——摘编自谭凤娥《论元丰改制》等资料
(1)根据材料概括北宋元丰改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宋元丰改制的实际效果。
材料解析
材料一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材料二 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以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语录》
材料三 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主权。人们在行使自由权时,绝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他自身也就不自由了。这时,共同意志就要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强迫他自由”。
——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回答:
(1)归纳材料一所体现的思想,并指出这一思想的历史影响。(5分)
(2)材料二体现了什么思想? 有何进步意义?(5分)
(3)据材料三,卢梭在国家学说、人权学说、法治学说诸方面,各提出了什么主张? (10分)
人才问题关乎国家盛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人之所能不可兼备,弃其所短,取之所长。有谠(正直)言直谏,可以施于政教者,当拭目以师友待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去邪勿疑,任贤勿猜。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
——唐太宗
(1)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哪些用人思想?
材料二:表2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
朝代 |
曹魏 |
西晋 |
东晋 |
隋 |
唐 |
北宋 |
比例 |
26% |
15% |
4% |
17.2% |
24.5% |
46.1% |
(2)表2中寒门子弟入仕比例呈现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1911年清华学校成立,1928年改建为清华大学。1934年,清华大学发展为包括文、法、理、工四个学院十六个系的综合性大学。文、法、理三院大一不分系,开设共同的必修课 程,意在使学生求得关于自然、社会和人文方面的通识。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清华大学文、法、理学院并入北京大学等高校,只设置机械至少、土木工程和水利工程等八个工科系。改革开放后,清华大学逐步恢复和重建了文科院系。(据《清华大学校史稿》等)
(3)根据材料三,概述建国后清华大学的两次院系调整,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目的。图9、图10所示清华校训和格言蕴含着怎样的人才培养理念?
材料四:“才能优先原则”一直是美国移民体系中的一个基本原则。20世 纪30年代,希特勒的文化清洗运动导致犹太难民出现时,罗斯福政府积极实行知识移民政策,给予知识难民优先入境的权利。美国的大学、科研机构和一些私人基金会创建外国流亡学者紧急救助委员会,努力援救流亡科学家。到1945年,德奥两国驱逐的约12000名文化精英至少有63.3%被美国接纳,约1400名流亡科学家至少有77%被美国接纳,其中包括爱因斯坦等18名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得主。在学习欧洲百年之后,美国出乎预料地成了世界科学中心。欧洲的原子
物理学派、奥地利精神学派、法兰克福学派等纷纷在美国落户生根。美国利用这一巨大的智力资源以及由他们培养出来的新的科学力量,为美国科技发展服务。今天,美国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得主已超过200名,显然与这批科学家在美国开拓的新方向和营造的特殊学术氛围紧密相关。(据胡
小芬《罗斯福时代的美国欧洲犹太知识移民政策》 等)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罗斯福政府的知识移民政策。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材料二
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材料三
人生来就是平等和自由的。——伏尔泰国家的权力应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权分立,彼此制衡。——孟德斯鸠主权属于人民,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他同人民签订的契约。 ——卢梭
请回答:
(1)材料一的主张是谁提出的? 根据材料二,指出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武器与矛头指向。
(2) 据材料三,概述启蒙思想家的主要观点,并指出这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思想。
(3) 材料所述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共同特点有哪些?
2008年我国在北京成功主办了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这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件盛事。该图为本次运动会会徽。
请回答:
(1)本届奥运会选择“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作为会徽体现了“主办国特色”,请指出该会徽融合了我国传统艺术的哪两种形式?
(2)上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第28届)的举办国被认为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请指出是哪一个国家,她在古代对人类政治文明的最大贡献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宋代人智圆说:“尝谓三教之大,其不可遗也。行五常、正三纲,得人伦之大体,儒有焉;绝圣弃智,守雌保弱,道有焉;自因克果,反弃归真,俾千态万态,复乎心性,释有焉。”
材料二
朱熹说:“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材料三
南宋思想家陆九渊说:“此心此理,我固有之,所谓万物皆备于我,昔之圣贤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耳。”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思想领域的什么现象? 材料二体现了朱熹的什么思想?
(2) 材料三反映了陆九渊的什么思想?其性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