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
--一位当代西欧史学家
材料二
(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所示的图案应该是哪一国际组织的旗帜?
(2)简要说明这一国际组织的建立对成员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3)2007年该组织拥有27个成员国,有人说,该组织的扩大顺应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请简要说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是什么?
(4)中国应该怎样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
21世纪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在中国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在探索的道路上,也一度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面几幅图,然后回答问题:
(1)图一“第一批官派留学生”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
(2)第一批官派留美学生中,有个人主持完成了中国人自己设计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你知道他是谁吗?他修建的这条铁路名称是什么?
(3)图二“京师大学堂”是哪位皇帝颁布诏书设立的?图三“黄埔军校”校长是谁?
(4)你对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有何认识?
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日关系是两千多年友好,五十年对抗.”
——周恩来
材料二:2014年是中国新的甲午年, 每每道出“甲午”二字,我们联想120年来中国与世界联系的画面,荡气回肠之感必定油然而生。不会忘记,1894年,19世纪第二个甲午年。惨烈的大海战,让中华儿女拳拳赤子之心震颤……
——人民网社评
材料三:201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中日两国也已经将今年定为中日国民交流友好年。但中日两国间的不和谐因素仍然存在:一是历史认知的问题(侵华战争),二是现实的领土争端(钓鱼岛、东海油气田)。中日之间现在真正的矛盾冲突,对于中日关系最致命的冲突,可能还不是历史认知的问题,而是现实的领土争端。
——摘自新华网
(1)材料一中日之间“五十年对抗”完全是由日本对华侵略造成的,请举出近代史上日本发动或参与的三次侵华战争。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惨烈的大海战”指什么?在这次海战中牺牲的民族英雄是谁?
(3)根据材料三,概括出影响当今中日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
(4)综观上述材料和问题,请你谈谈处理中日关系应持怎样的正确态度?
认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1)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指出“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的原因与哪个不平等条约签订
(2)“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这一年哪次革命推翻清政府的统治?领导者是谁?
(3)你认为“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是指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2014年是邓小平诞辰110周年,为了更好的缅怀这位伟人,小华学习中国近代史后,制作了邓小平参与指挥的重大战役知识结构图。对此,小明说:“图中有一项内容是不正确的。”你赞同小明的观点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在重庆庆祝抗日战争胜利大会上,有人以“抗战为什么能取得胜利”为谜面出了一则谜语。谜底是打一历史人物。结果,在场的中外记者纷纷给出谜底。
美国记者:屈原
苏联记者:苏武
《中央日报》记者:蒋干
《新华日报》记者:共工
你认为最紧扣谜面的谜底应是什么?请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