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1两极地区有着独特的自然环境,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20世纪50年代以来,各国掀起了极地科学考察的热潮。现在,许多国家在极地建立了科学考察站。我国已于1985年、1989年、2009年在南极地区分别建立了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于2004年在北极地区建立了黄河站。
材料2南极地区示意图

(1)将图中三大科学考察站按纬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三大科学考察站中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2)从长城站到中山站,沿着图中箭头方向行进,其方向是如何变化的?

(3)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两极地区在地理特征上的主要差异。(至少答出两点)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极地地区的居民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图填空题.

(1)北回归线自东向西依次穿过台湾省、 、云南省。(填省区全称)
(2)①是 。(填省区简称)
(3)与②相邻的省区有 自治区、青海省、 省和云南省。

读中国地形略图,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地形名称:

A是(山脉),
B是(山脉),
C是平原,
D是高原,
E是盆地。

读“2006—2011年中国(除台湾省外)人口数量及自然增长率变化情况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柱状图和折线图中,表示总人口数量变化的是 图。
(2)人口自然增长率= 率—死亡率。2011年,我国(除台湾省外)总人口达到 亿人(保留2位小数),自然增长率为 ‰。
(3)我国在人口方面的基本国策是

读我国主要山脉和地形区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数字或字母的位置,填写其所代表的地理事物。
高原:①_______________、盆地:⑤______________;
(2)我国地形特点是____ ;山区对经济建设的影响。
有利影响:_
不利影响:_
(3)地形区③与地形区⑦分界上的山脉是 。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是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这种分布对气候、交通、水能产生的影响是:
对气候的影响:
对交通的影响:_
对水能的影响:

读四城市气候图,回答下列问题。

(1)假设这四城市代表我国的武汉、广州、北京、哈尔滨,那么按照这个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乙丙甲丁 B.乙丙丁甲
C.甲丁乙丙 D.丙乙丁甲
(2)由图中所示可知: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是 ;东部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这说明影响其冬季气温分布主要因素是
(3)由图所示可知:我国降水主要集中在 季;这与我国东部地区广大地区受季风影响有着密切关系,当夏季风活动不稳定会导致我国
灾害频繁,将会给我国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为减少损失,针对我国降水时间分布不均特点而实施解决措施是 ,针对我国降水空间分布不均特点而实施解决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
(4)从上面四幅图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季风气候的典型特点是()
A.复杂多样 B.雨热同期
C.季风显著 D.大陆性强
(5)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实际,我国划为五带一区,其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是____
(6)一个地区年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该地气候的干湿状况。一般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且年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地区是湿润区,但是我国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年降水量是在400毫米至800毫米之间却是湿润区,其原因是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