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列图文资料,完成将关问题。
材料一 西北地区多高原山地,气候干旱,草场、荒漠、戈壁广布,矿产资源丰富,但经济相对落后,人口密度小(10人/千米2左右)。
材料二 华北平原地区,经济相对发达,人口密度大(500人/千米2左右):耕地多,降水偏少,且集中于夏季,是我国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材料三"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如图)。
(1)图中区域界线C划分的依据是。
(2)西北地区典型的区域特征是干旱,请结合图示信息分析原因。
(3)说出图中甲山脉一线的地理意义。(至少两条)。
(4)图中乙地为我国塔里木盆地,请描述该盆地的地理位置:
(5)西北地区人口稀疏,经济相对落后,为促进其社会经济发展,能否由人口稠密的华北平原地区向西北地区大量迁移人口?请谈谈你的看法。
我国幅员辽阔,地理位置优越,读图回答。
(1)我国位于 ______洲的东部, ______洋的西岸。
(2)我国濒临的四个海中属于内海是 ______海,最南面的是 ______ 海。
(3)我国陆地面积约 ______平方千米。领土最南端和最北端跨纬度近 ____度。
(4)我国的邻国中,面积最大的是 ______,人口最多的是 ______。
(5)领土最南端省的简称是;最北端省的简称是。
读“东西半球图”图,回答:
(1)图中甲半球是______(东、西)半球。
(2)写出图中字母、数字代表的大洲和大洋:A____洲、C_____洲、②_____洋。
(3)D大洲的______岛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
(4)沟通①和③两个大洋的重要水运枢纽a是______运河。A、B两大洲的分界线b是______运河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A点的海拔高度是______米,A、B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是______米。
(2)A、B两处坡度较陡的是______处。
(3)C处的山体部位是______。
(4)乙村落位于甲村落的______方位。
(5)若甲、乙两村落图上相距5厘米,那么,两村落的实地距离是______千米。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地球公转到___位置时,北半球获得太阳光热最多,这一天为北半球的____日。
(2)今天地球公转在_____位置与______位置之间。
(3)当地球公转到D位置时,南半球的悉尼正处在______季。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点的经度和纬度: A点:(经度)______、(纬度)______。
(2)A、B、C三点中,位于低纬度的点是______ (填字母),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
______ (填字母)。
(3)A、C两点中,位于南半球的点是______ (填字母),位于东半球的点是______ (填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