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产品供应从长期短缺到相对富裕,并不意味着“物多必贱”,相反农民可以通过改变作物种植方式及搞好储藏,巧妙利用时间差,从微观上创造大量“物以稀为贵”的市场机会。“利用时间差”是指
A.根据价值规律,利用供求的制约 |
B.使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
C.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出更优质的产品 |
D.节约劳动时间,获取更多的效益 |
今年第23号强台风“菲特”给福建、浙江两省造成了重大损失。全国各地心系灾区,捐赠的各种救灾物资源源不断地运抵灾区。这里捐赠的救灾物资
A.是商品,因为它们是用来交换的 |
B.是商品,因为它们既是劳动产品又用于交换 |
C.不是商品,但它们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 |
D.不是商品,它们不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
近年来,公共外交越来越受到各国普遍关注。右图反映了公共外交的范围和模式。由图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①政府外交是对外国政府,公共外交则包括外国公众
②公共外交增加了本国公众政治参与的民主权利
③公共外交将成为发展国际关系的主渠道
④公共外交通过多层次交流宣传赢得外国公众的理解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2013年9月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圣彼得堡会见德国总理默克尔时说,总理女士是物理学博士,我由“牛顿力学三定律”联想到如何更好推动中德关系发展,一是牢牢把握中德合作的“惯性”,二是通过深化务实合作提升中德关系的“加速度”,三是减少两国关系发展的“反作用力”。下列有利于减少中德关系“反作用力”的是
①巩固中德战略同盟,努力消除双方利益分歧
②双方要着眼共同利益,求大同、存小异
③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主导世界格局变化
④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实现互利共赢
A.①②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③ |
“G2”是指由中、美两国组成一个Group,以携手合作解决世界经济问题。G2这个概念是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弗雷德·伯格斯滕提出来的。他认为,中国已经是个名副其实的经济超级大国,美国应当成全中国,使其成为国际经济秩序的合法建筑师和管理者,使中国与其作为全球经济超级权力的新角色相匹配。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这会成为西方所鼓吹的“中国威胁论”新的借口
②这将是改变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转折
③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④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对国际事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2013年9月2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一项要求销毁叙利亚化学武器的决议,这次中国投了赞成票。而在此之前,安理会曾三次就叙利亚问题进行表决,但由于决议草案内容失衡、对叙政府单方面施压,中俄三次投了否决票,使得三份草案都未能通过。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中俄行使否决权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叙利亚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②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③我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一外交基本准则
④我国坚持在联合国宪章的原则框架内解决叙利亚问题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