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决定,将每年十二月四日定为国家宪法日。法治中国建设开启新的征程:设定国家宪法日是为了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国家设立宪法日
①是捍卫党、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根本举措
②是增强法治观念、弘扬法治精神、夯实法治基础的有效途径
③能确保政府决策内容符合宪法和法律的要求
④能唤醒广大公众善于监督、敢于监督的法治意识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2010年8月23日,刑法修正案(八)草案首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拟取消盗窃罪等13个经济性非暴力罪犯的死刑、75岁以上犯罪不适用死刑以及恶意欠薪、醉驾、飙车等首次入罪等。据此回答问题。上述材料体现了( )
①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有立法权
③国家具有政治职能 ④公民利益与国家利益相一致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这些修改的意义在于( )
①有利于维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②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真实性
③保障了国家机关的协调有效运行 ④有利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在党的领导下,以人大监督为主体,内部监督为基础、司法机关监督为保障、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为辅助的立体化监督体系。下列属于行政系统外部监督的是( )
①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 ②人民法院的监督 ③审计部门的监督 ④社会与公民的监督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我国的“大部制”改革就是在政府的部门设置中,将那些职能相近、业务范围趋同的事项相对集中,由一个部门统一管理,从而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这说明,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必须( )
A.转变政府职能,把所有的事情管好 | B.自觉接受监督,实施“阳光工程” |
C.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 | D.加强行政队伍建设,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
某市创新工作方法,通过设立“政府一市民对话民心桥”,来加强沟通和理解。有时,市长、局长会轮流走进电台直播间,现场解答市民的刁钻尖锐的问题,及时解决了市民存在的问题。政府市民对话“民心桥”,有利于( )
①政府做到权为民所用 ②改善政府形象,树立政府权威
③政府加强立法工作 ④政府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下列体现我国政府的权威的是( )
A.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裁定维持一审对三鹿集团原董事长田文华无期徒刑的裁决 |
B.陕西省丹凤县公安局为“抓紧破案”,实施刑讯逼供 |
C.某校邀请心理学权威做学术报告 |
D.山东省教育厅查办违背素质教育实施规范要求的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