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斯塔夫·勒庞在《革命心理学》中说:“历史学家对大革命的评价往往有天渊之别……研究法国大革命这一题材的所有作家都相信自己对法国大革命过程的叙述是客观公允的,但他们用以支撑其岐义百出的理论方式一般都是惊人的简单。有关的文献汗牛充栋,而且内容相互矛盾,他们有意无意的选择,很容易使他们各自的理论得到证明。”材料说明( )
| A.历史事件有其固有评价 |
| B.历史研究应史论结合 |
| C.历史评价具有主观色彩 |
| D.历史评价应客观公允 |
1941年,蒋介石发动围剿新四军的皖南事变后,中共党内有些人认为皖南事变就是第二个“四一二”政变,蒋介石将会投降日本,国共合作将随之破裂。毛泽东不同意上述看法,指出:皖南事变与”四一二“政变不同,中共只要实行正确的斗争策略,就有可能制止蒋介石投降反共,国共合作也会继续下去。毛泽东做出上述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全国人民对蒋介石的巨大压力 | B.英美反对蒋介石投降反共 |
| C.国民党内爱国力量对蒋介石的牵制 | D.日本灭亡中国的方针没有改变 |
1910年,由立宪派发起的四川保路运动早读清政府的血腥镇压。立宪派代表人物之一梁启超闻讯发表文章称:“革命暴动之举,吾党所素不赞成也”,“而今日清政府多存留一日,则元气多所斫丧(斫丧意思为摧残)一分”“革命尚可以于万死中求一生”。以上史料表明立宪派
| A.与革命党人结成了反清同盟 | B.从保清转向反清 |
| C.接受了革命党人的反清思想 | D.以反清之名行保清之实 |
与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相比,中国同盟会“平均地权”主张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
| A.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 B.走欧美资本主义农业发展道路 |
| C.满足率农民得到土地的愿望 | D.与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相联系 |
以下是1885——1902年中国进出口货物统计表。此表反映1885——1902年期间
| 分类年份 |
1885年 |
1902年 |
增长倍数 |
货物性质 |
| 中国进口 |
1.7亿吨 |
5.7亿吨 |
3.3倍 |
生活消费品占85%,生产资料占15% |
| 中国出口 |
0.28亿吨 |
1.66亿吨 |
6倍 |
农产品、手工业品占96%,工业品占4% |
A.中国已转向外向型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
B.西方国家控制中国经济命脉
C.中国沦为西方列强原来产地和销售市场
D.中国民族工业被排斥于世界市场之外
2008年北京奥运会图标设计体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下图为其中的一组图标,它的设计构思取材于中国古代书法的哪一种书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