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由甘地领导的,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一场影响深远的运动。在运动中,甘地倡导以和平方式抵制政府、机关、法庭、学校、以及采取总罢业、抵制英货、抗税等非暴力手段进行斗争。该运动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容和名称,重要的有四次。其特点就是非暴力和不合作,而在这场运动中印度国民大会党逐渐成为了领导者。这场运动一方面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鼓舞了人民士气,而另一方面其妥协性也使得取得的成果并不彻底,不利于人民真正的觉醒。但从这时开始,印度向着独立国家的目标,前进了一大步。
材料二 凯末尔出生于奥斯曼帝国的萨罗尼卡,最为人所知是他在一战中杰出的军事能力,同时伴随着昔日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封建神权大帝国——奥斯曼帝国的瓦解,他领导了土耳其国民运动并成功在安卡拉建立独立政府,他打败当时协约国所带领的同盟军队,并以杰出的能力解放了国家,并建立了现今的土耳其共和国。在他就任土耳其领导人的时候,进行了一连串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变革,启蒙土耳其并让土耳其成为现代化和世俗主义的国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凯末尔。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1953年春,世界著名学府莫斯科大学新校舍落成,在宽阔的礼堂两侧墙壁上,镶嵌着世界各国著名科学家的彩色大理石画像。其中,有哥白尼、迦利略、达尔文等人。中国两位著名的科学家也在其中,一位是南北朝时期的著名数学家祖冲之,另一位就是中国明代伟大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
——中学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P116
材料2、明清时期,随着封建经济高峰的到来,古典科技进入总结阶段,明朝后期涌现出一批科技巨著,主要有: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全面的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旧版中国古代史《明清时期的文化》
(1)材料1中提到的其他国家的三位科学家的主要事迹是什么。
(2)李时珍的画像为什么能够镶嵌在莫斯科大学礼堂的墙壁上?
(3)材料2提到的几位中国科学家除了李时珍外,你能够概括出主要成就吗?概括这些著作的总体特征与材料1中的其他国家科学家成就的区别。
1905年6月,在德国莱比锡出版的《物理纪事》上,发表了同一作者的三篇文章,其中《论物体的电动力学》是有关相对论的第一篇论文,这篇论文的发表,标志着狭义相对论的提出。三篇论文的作者正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年仅26岁,轰动了整个学术界。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子能利用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2)核能的发现对科学研究有什么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须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的被尊重。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至于三纲五常,为中国之大教,足下谓西夷无之矣,然考之则不然。东西律历,以法为宗。今按法国律例,民律第三百七十一条云:“凡一切女子,无论其人何等年岁,须与其父母有恭敬孝顺之心。”第二百一十三条云:“凡为妇者,应为其夫者所管属。”
——康有为《与朱一新论学书》
材料三: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认为,中国所以危亡,民主和科学所以不能实现,是由于封建伦理道德的束缚所致。陈独秀尖锐的指出: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阻碍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与社会进步。李大钊发表文章指出,孔子是“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对于不合适宜的旧道德,“虽冒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矣。”
——马尚斌等编《中国近代史教程》
请回答:
①依据材料一,分析儒家思想对于封建统治的作用。
②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的知识,分析资产阶级维新派对于儒家思想的态度,并说明康有为宣传维新思想的特点。
③依据材料三,说明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和共和运动的深入,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是如何认识儒家思想的?
早在雅各宾派专政的初期,法国资产阶级就已经对革命政府以恐怖手段制裁资产阶级的非法活动心怀不满了,但是在1793年年底以前,他们的不满尚未发展到想推翻雅各宾专政的程度。这是因为:在这个阶段上,革命专政内部还是比较稳定的、团结的,它得到人民的支持,要想推翻他也不那么容易,更何况当时他们还需要这个专政,如果没有这个专政抗击国内外敌人的进攻,封建制度就有复辟的可能,而这是资产阶级所不愿意的。但是等到1794年入春以后,情况就变化了,当时雅各宾派领导集团已经失去人民的支持,要想推翻他是轻而易举的。而且在法国多次取得军事胜利的情况下,封建复辟的危险已经解除了,资产阶级不再需要雅各宾派专政了。同时资产阶级对于1789年以来的政局多变早就感到厌倦,而对于雅各宾专政下的变幻莫测的政局更感到不安,他们要求一个安定的局面,以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基于上面的原因,资产阶级在1794年上半年就下定决心颠覆雅各宾派的统治。他们在政治上的代表就是沼泽派及丹东派残余分子,而被打倒的、被镇压的吉伦特派及阿贝尔派残余分子也附和了他们。
(1794)7月27日,……国民公会乃通过了逮捕罗纳斯庇尔、丹东及圣鞠斯特的决议。……以来法国一直处于政治动荡、干戈扰攘的杌陧不安之中。……而动荡不安的局面是不利于资本主义的正常发展的,因此法国历史的发展要求结束这种局面,而只有推翻雅各宾专政,才能结束这个局面。这样,推翻雅各宾专政,就成为不可避免的了。
——刘祥昌《世界史·近代史》
请回答:
(1)概述雅各宾派倒台的原因。(不得摘抄材料原句)
(2)有人说热月政变推翻雅各宾派专政,是法国历史的倒退。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评价此观点。
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词中谈到:“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借鉴处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到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我们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请回答:
(1)结合辛亥革命,说明“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的教训。
(2)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是如何“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我国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的?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共“十三大”、“十四大”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面,有哪些重要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