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先生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写道:“作为集权主义者,尤其是那些倾向于专制和独裁的‘雄略之主’,几乎没有一个人会认为前朝的覆亡乃是因为过度的集权。他们只会得出相反的结论。因此,他们吸取的教训,也只能是专制、专制、再专制,集权、集权、再集权。”汉武帝、宋太祖、明成祖采取的相似措施是( )
A.沿用秦朝以来的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 |
B.设立新的中枢权力机构,分割削弱相权 |
C.设立新的中枢权力机构,加强专制皇权 |
D.通过刺史制和行省制,加强官僚队伍建设 |
15世纪中国出现的内阁制和18世纪英国形成的内阁制的相同之处是 ( )
A.都制约了君主的权力 | B.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成长 |
C.都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 D.都起到了巩固政权的作用 |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
A.统-度最衡、货币 | B.开创皇帝制度 |
C.建立三公九卿制 | D.统一国家、建立中央集权制 |
史学家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传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这应是指哪一时期
A.商周时期 | B.春秋战国时期 | C.秦汉时期 | D.隋唐时期 |
观察两图,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有
①周王和诸侯的关系是君臣关系
②周王和同姓 诸侯是大宗和小宗的关系
③周王和诸侯的关系是等级从属关系
④周王对各诸侯国拥有绝对的统治权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十分重视农田水利。据统计,《孟子》一书中关于水利的谈话有11处,都涉及黄河洪水泛滥殃及邻国。从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来看,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之道在于
A.各国减少战争,集中力量治理黄河 | B.各国加强协调,统一治理黄河 |
C.统一中原,由中央政权主持并统一治理 | D.各自为政,加强治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