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有调查显示,新中国成立后,农村村干部的社会特性经历了一个历史演变过程:即从解放初的家庭出身成份(贫下中农)一人民公社时期的工作积极性(劳模、劳动积极分子)一改革开放初期的自身能力强(更多表现为基于个人魅力的宗族权威)一社会关系网络(社会关系权威)一经济实力(经济权威)。这表明(   )

A.权威的产生和村干部的选任由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需求和政策环境决定
B.农村的发展状况与农村村干部的社会特性息息相关
C.我国农村历史的复杂性决定了农村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
D.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日渐成熟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十一届三中全会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清政府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的主要目的是()

A.满足列强的要求 B.顺应资产阶级的需要
C.建立西方式的国家 D.挽救统治危机

李大钊在一首诗中写到:圆明园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发生在 ()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甲午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A. 清政府出兵朝鲜 B日本急需扩张
C朝鲜东学党起义 D.各国纵容和支持

洋务派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进行了洋务运动,其中最成功、最有远见的重要活动是()

A.创办军事工业 B.创办民用工业
C.创办新式海军 D.创办新式学校,首开留学教育

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领导集团在军事战略上的失误
B.中外反动势力的共同绞杀
C.天京变乱使其大伤元气
D.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