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表摘自于一教师的《李四光》教学提纲

晚清时期:1889—1911年
……
2.少年独闯武汉——考入武昌学堂
3.学习成绩优异——派往日本留学
4.接受革命思想——成同盟会会员
5.学习造船归国——赐与工科进士
民国时期:1911年以后
6.在湖北军政府——任实业部部长
7.后袁世凯上台——辞官留学英国
8.学习采矿地质——获得硕士学位
9.回国受聘北大——担任地质教授
10.南京地质所长——中国地质会长
新中国时期
1.冲破阻挠辗转回国,受命组建地质机构
……
4.大型油田相继发现,打破中国“贫油国”论
5.地质力学得到证明,为国家建设做出贡献
科学贡献
1.研究冰川打破洋神话,确立中国第四纪冰川
2.创立新理论“地质力学”,研究我国地质结构
名言轻信权威等于扼杀智慧――李四光

材料二: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的、危险的下山道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这样做并不是放弃登山的目标,而是为了更好地向上攀登,到达山顶。
――列宁
材料三 :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的、危险的下山道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这样做并不是放弃登山的目标,而是为了更好地向上攀登,到达山顶。
――列宁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李四光“辞官留学英国”的社会背景和向“权威”挑战的主要事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苏俄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列宁如何“有勇气走一段困难的、危险的下山道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从上述两位杰出人物的经历与话语中,你能感受到他们哪些相似的精神品质或人格魅力?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法的界定十分模糊,倒是皇帝圣旨、朝廷法令、祖宗遗训更具威力。因为法自君出,皇帝钦定法律,皇权置于法律之上,法律对皇权约束作用微乎其微。法律遇到开明皇帝有些用,一遇到昏庸暴君,无法无天,所谓“人亡政息”。……这一遗风流传至今,即权大于法,有法不依,拟法不严,徇情枉法。
——史仲文《中国人走出死胡同》
材料二美国1787年宪法第六条规定:“本宪宪法及依本宪法所制定之合众国法律;以及根据合众国权力所缔结或将缔结的一切条约,均为全国的最高法律;每个州的法官都应受其约束,任何一州宪法或法律中的任何内容与之抵触时,均不得有违这一规定。前述之参议员和众议员、各州议会议员以及合众国政府和各州一切行政、司法官员均应宣誓或誓愿拥护本宪法。”
美国1787年宪法第3条第1款规定:“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以及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
材料三 1999年3月,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第一款,正式把这一治国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
——人民版历史教科书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那些政治原则。
(3)结合材料三,指出把依法治国写入宪法有什么重要意义。

材料一 ”官吏受贿枉法者,赃一贯以下杖刑七十,每五贯加一等,至八十绞;监守自盗仓库钱粮等物者,赃一贯以下杖刑八十,至四十贯斩;官吏贪污至六十两银子以上者枭首示众,并处以剥皮之刑”。
——摘自《大明律》
材料二都察御史”专纠百官,辩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下耳目风纪之司。凡大臣奸邪,小人构党,作成作福乱政者劾;凡百官猥葺、贪冒、坏官纪者劾;凡学术不正,上书陈言,变乱成宪希进用者饬。遇朝觐考察,同吏部司贤否黜陟。大狱重囚,无鞠于外朝,皆刑部考察大理谳平之。其奉敕内地,附循外地,各专行敕行其事”。
——摘自《明史.职官志二》
材料三嘉靖41年(1562年)(内阁首辅大臣)(严)嵩垮被抄,出金三十万两,银二十万两……。
——摘自《明史》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朝整顿吏治的措施 及目的。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明朝整顿吏治的措施。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第3 表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8 表: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十二铜表法》
(1)《十二铜表法》的出现在当时有何进步作用? 并指出它的局限性。
材料二:秦律对劳动人民缴纳田税、赋税、服徭役以及手工业生产和商业活动都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违反者处以严厉的刑罚。秦法对“宦大夫”等地主阶级,“隶臣妾”等被压迫阶级的身份、地位以及户籍等都有明确的规定,不得任意变更。
(2)根据材料二,说明《秦律》反映了秦朝封建法制的哪些特点?
材料三:我们,美利坚合众国的人民,为了组织一个更完善的联邦,树立正义,保障国内的安宁,建立共同的国防,增进全民福利和确保我们自己及我们后代能安享自由带来的幸福,乃为美利坚合众国制定和确立这一部宪法。
——《1787年宪法》序言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1787宪法》对美国历史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
(4)综上所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材料一:《十二铜表法》包括债务法、继承法、婚姻法以及诉讼程序等各个方面,基本上是罗马人传统习惯法的汇编,表现出维护贵族和富裕平民利益的倾向。
材料二:美国的“1787年宪法”:美国的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门,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
材料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总统颁布的命令须由内阁总理副署才能生效。……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材料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请回答:
(1)《十二铜表法》的历史地位如何?(2分)
(2)1787年宪法所体现的原则和美国共和政体,在我国被哪一政府效仿?(2分)
(3)材料二和材料三两部宪法在各自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上有何重要地位?(4分)
(4)材料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法制建设又有了怎样的发展?(4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权。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这个口号,也是我国具体历史条件的产物……到去年,社会主义制度已基本建立,这个口号就明确地提出来了。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请完成:
(1)材料一说明新中国初期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怎样的职能?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具体历史条件”指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有什么意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