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我国东部某地某时刻近地面气温(受地形影响)分布图。读下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根据气温分布推测图示地形区的大致走向是(    )

A.东西方向 B.南北方向
C.东北———西南方向 D.西北———东南方向

图示区域拟建一乡村聚落,下列四地中最适合的选址是(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大气运动的原因和风的受力分析 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图,回答题。

1.甲地为峰林,同类景观多出现在(

①苏

②湘

③滇

④新

⑤桂

⑥内蒙古

A. ①② B. ③④ C. ③⑤ D. ⑤⑥

2.图中(

A. 甲处侵蚀作用强烈 B. 乙处由内力作用形成
C. 丙处易发生滑坡现象 D. 丁处是典型的背斜山

下图(a)为某日08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图(b)显示④地24小时内风的变化,读图,回答题。

1.图(a)中(

A. ①比②风速大 B. ①比③云量少 C. ②比③气压低 D. ②比④气温高

2.锋通过④地的时间可能为(

A. 上午 B. 下午 C. 傍晚 D. 夜间

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大气中(

A. 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 B. 二氧化碳深度降低,会使②减少
C. 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增加 D. 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减少

玉米是世界重要的农产品之一,下图示意中国、印度、南非和巴西四国的部分地区玉米种植、收获生产活动的时段。读图,回答题。

甲、乙、丙分别位于(

A. 巴西、印度、南非 B. 南非、巴西、印度
C. 印度、巴西、南非 D. 巴西、南非、印度

读图,回答题。

1.图中(

A. 甲地是中国日出最早的地方 B. 夏至日漠河有极昼现象
C. 大兴安岭为内、外流区分水岭 D. 松花江干流有凌汛现象

2.东北平原(

A. 地势中间高,南北低 B. 冬冷夏热,伏旱严重
C. 农业实行小农场经营,精耕细作 D. 是中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3.20世纪50-70年代人口大规模迁入东北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②工业基地建设的需要
③地处边疆,邻国人口迁入

④城市知识青年有计划迁入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