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黄土高原的土地总面积约53万平方千米,其流失面积大约43万平方千米,其中严重流失区约有25万平方千米。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是 ( )
A.气候干旱,黄土疏松 |
B.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流水侵蚀严重 |
C.千沟万壑 |
D.人们不合理地利用土地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带来的危害有 ( )
①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破坏了农田和村庄
②使自然灾害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③泥沙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巨大困难
④加剧地震灾害的发生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4年3月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协作。京津冀将走向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经济一体化道路。结合右图,北京首先向河北扩散的产业可能是
①软件研发产业 ②钢铁工业 ③石油化学工业 ④机械制造业 ⑤影视文化产业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③④⑤ | D.①④⑤ |
甲、乙、丙演示图,显示了森林、草地所具有的哪些作用( )
①防风固沙 ②防止水土流失 ③涵养水源 ④维护生物多样性.
A.①②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 |
下列关于东北地区气候说法正确的是
A.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 |
B.东北地区冬季寒冷短暂,夏季温暖漫长 |
C.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与寒温带三个温度带 |
D.东北地区降水多集中在秋季 |
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属于同一地形区,即黄土高原 |
B.数字②处是黄河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点 |
C.图中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是太行山,④河段易发生凌汛现象 |
D.黄河中的泥沙主要来自于乙地区,所以④河段形成了“地上河” |
2014年12月12日,历时11年建设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通水后,每年可向北方疏送95亿立方米的水量,相当于条黄河,读图,完成问题.
已建成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途径了两个省,两省的简称是( )
①晋②冀③鲁④豫.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该工程( )
A.从根本上解决了受水地区的缺水问题 |
B.缓解了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
C.缓和了华北地区的洪涝灾害 |
D.消除了京津地区水污染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