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速公路转弯处修成一定的倾角θ以利于车辆转弯,弯道半径R=100m,汽车轮胎与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8。
(1)汽车若以15m/s的速度行驶,在弯道上没有左右滑动趋势,则路面的设计倾角θ的正切值应为多大?
(2)若θ=37°,汽车的质量为2000kg,当汽车的速度为30m/s时车并没有发生侧向滑动,求此时地面对汽车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g=10m/s2)
如图所示,斜面底端与一水平板左端a相接,平板长2L,中心C固定在高为R=L=1m的竖直支架上,支架的下端与垂直于纸面的固定转轴O连接,因此平板可绕转轴O沿顺时针方向翻转。当把质量m=0.5kg的小物块A轻放在C点右侧离C点0.2 m处时,平板左端a恰不受支持力。A与斜面间和平板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A从斜面由静止下滑,不计小物块在a处碰撞时的能量损失。重力加速度g="10" m/s2。现要保证平板不翻转,求:
(1)小物块能在平板上滑行的最大距离。
(2)有同学认为,在h0一定的情况下,平板是否翻转与斜面的倾角有关,倾角越大,越容易翻转。请用相关知识分析上述认识是否正确。
(3)若h0=1m,斜面倾角不能超过多大?
如图所示,U形管两细管粗细均匀长度相等,左端封闭,右端开口,水平部分长20cm。有两段8cm长水银柱等高,各封住长为30cm的空气柱A和长为40cm的空气柱B,两气体温度均为27oC,大气压强恒定。现使A、B温度缓慢升高,最终都达到57 oC。问:
(1)空气柱A的最终长度。
(2)右管内水银柱移动的距离。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本小题6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可能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也可能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A.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核有复杂结构 |
B.用质子流工作的显微镜比用相同速度的电子流工作的显微镜分辨率高 |
C.光电效应揭示了光具有粒子性 |
D.原子核结合能越大,则原子核越稳定 |
(2)太阳内部四个质子聚变成一个粒子,同时发射两个正电子和两个没有静止质量的中微子。若太阳辐射能量的总功率P,质子、氦核、正电子的质量分别为mp、mHe、me,真空中光速为c,求t时间内参与核反应的质子数。
(1)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本小题6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可能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也可能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A.电磁波谱包括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 |
B.牛顿环是薄膜干涉的结果,当用频率更高的单色光照射时,同级牛顿环半径将会变大 |
C.机械波是介质传递波源质点以及振动能量的一种方式 |
D.麦克耳孙-莫雷实验结果表明:不论光源与观察者做怎样的相对运动,光速都是一样的 |
(2)如图所示,半圆玻璃砖的半径R=10cm,折射率为n=,直径AB与屏幕垂直并接触于A点.激光a以入射角i=30°射向半圆玻璃砖的圆心O,结果在水平屏幕MN上出现两个光斑.求两个光斑之间的距离L.
1.分子动理论很好地解释了物质的宏观热力学性质,据此可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本小题6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可能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也可能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A.显微镜下观察到墨水中小炭粒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
B.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一定先减小后增大 |
C.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势能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
D.在真空、高温条件下,可以利用分子扩散向半导体材料掺入其他元素 |
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经状态B变为状态C,其中A→B过程为等压变化,B→C过程为等容变化.已知VA=0.3 m3,TA=TC=300K,TB=400 K.
(1) 求气体在状态B时的体积.
(2) 说明B→C过程压强变化的微观原因.
(3)设A→B过程气体吸收热量为Q1,B→C过程气体放出热量为Q2,比较Q1、Q2的大小并说明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