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成长】材料一:以下的八年级同学小明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两个情境。
情境一:为了让我多些学习时间,妈妈一声不吭就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我很反感。早晨妈妈5:30起床做饭,为了表示我的不满,我故意吃得很少。
情境二:期中考试,我的成绩不理想。老师说:“这次期中考试落后的主要原因是你不够努力。“我听了很难受,其实我已经很努力了。
(1)情境一中小明产生了怎样的心理?你认为小明加强与妈妈有效沟通的关键是什么?
(2)结合情境二,小明应该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话?
材料二: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运用,手机上网对中学生来说已不再是个新鲜词。
情境三:小红是班长,每周两次的读报课,同学们心不在焉的样子总是让他很头疼。但自从他在星期天利用手机收听了人民网、新华网、《读者》、《青年文摘》等微博后,及时、短小、有趣、丰富的资讯让小明把沉闷的读报课变成了有趣有益的“读微课”。
情境四:上课刷微博、晚上就寝摇微信、QQ聊天、玩游戏、看电子书、在网上吐槽、上网浏览不良信息……手机这个美丽的终端让一些同学任意地永远在线。
(3)情境三、四共同反映了网络交往的什么特点?
(4)根据情境三、四,谈谈我们应如何正确处理网络与学习的关系?
如今,"APEC蓝"已经从最初的寓意变成了建设"美丽中国"形象的奋斗目标。让短期的"APEC蓝"变为持久的"常态蓝",需要全国各地共同努力。
(1)根据材料分析"APEC蓝"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2)"政府声音"表明我国正在实施的战略是什么7
(3)沈阳市开展的"蓝天行动"针对的是哪一方面环境问题?
(4)结合工作措施中的内容,谈谈如何把这一内容落实到自身的实际行动中?(写出一种具体做法,并说明其作用)
材料: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决定,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共5分)
材料:各族同心,雪域成金。在党中央的领导下,西藏走上一条文明进步之路。回顾历史,立足现实,我们从多个视角看到了西藏的发展。(共3分)
(1)[历史视角]可以看出我国在西藏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2)[人民视角]体现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原则的哪一方面?
(3)[我的视角]当你走进这个大院,将如何与他们和睦相处?
展望2015·银川绘出发展蓝图
今年政府工作总的要求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抢抓“一带一路”、“两区”建设等历史机遇,突出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突出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突出美丽银川建设,突出改善民生,突出依法治市,加快开放内涵式发展和国际化现代化进程,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推动开放、富裕、和谐、美丽宁夏建设取得新成效。
阅读材料,运用国情国策和民族政策常识回答:
(1)“一带一路”体现了我国的哪项基本国策?结合材料和宁夏实际,分析实行这项国策的必要性。
(2)宁夏作为民族地区应怎样加快其经济发展?
倡导核心价值观增强社会正能量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倡导爱国、敬业,诚信, 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为三个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三个层面也可简单地理解为国家建设的目标、社会发展的取向和公民个人道德修养的准则。
结合教材和所学知识回答
(1)请你分别列举出思品教材中的哪些知识有利于推进“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一国家层面(四个方面)建设目标的实现?(每个方面列举1一2点即可,4分)
(2)倡导法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要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你认为应该怎样实施这一基本方略?
(3)爱国,是公民个人道德修养的首要准则,作为中学生,你打算怎样做?(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