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化学反应原理》选修模块从不同的视角对化学反应进行了探究、分析。以下观点中不正确的是
①放热反应在常温下均能自发进行;
②电解过程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而“储存”在反应物中;
③原电池工作时所发生的反应一定有氧化还原反应;
④加热时,化学反应只向吸热反应方向进行;
⑤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与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无关。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⑤ | C.②③⑤ | D.①②④⑤ |
常温下,下列有关醋酸溶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pH=5.6的CH3COOH与CH3COONa混合溶液中:c(Na+)<c(CH3COO-) |
B.浓度均为0.1 mol·L-1的CH3COOH和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后:c(CH3COO-)-c(CH3COOH)=2[c(H+)-c(OH-)] |
C.将pH=a的醋酸稀释为pH=a+1的过程中,c(CH3COOH)/c(H+)减小 |
D.等体积pH=a的醋酸与pH=b的NaOH溶液恰好中和时,a+b=14 |
pH=2的两种一元酸x和y,体积均为100 mL,稀释过程中pH与溶液体积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分别滴加NaOH溶液(c=0.1 mol·L-1)至pH=7,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Vx、Vy,则
A.x为弱酸,Vx<Vy | B.x为强酸,Vx>Vy |
C.y为弱酸,Vx<Vy | D.y为强酸,Vx>Vy |
常温下,向盛有1 L 0.1 mol·L-1 NaHSO4溶液的烧杯中不断滴加0.05 mol·L-1的Ba(OH)2溶液,溶液中产生沉淀物质的量n(mol)与溶液pH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点时pH=1 |
B.恰好完全沉淀时Ba(OH)2的体积为2 L |
C.B点时,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关系为c(Na+)>c(![]() |
D.C点时pH=14 |
现有室温下的四种溶液,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编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pH |
11 |
11 |
3 |
3 |
溶液 |
氨水 |
氢氧化钠溶液 |
醋酸溶液 |
盐酸 |
A.相同体积的③、④溶液分别与NaOH完全反应,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③>④
B.分别加水稀释10倍,四种溶液的pH:①>②>④>③
C.①、④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Cl-)>c()>c(OH-)>c(H+)
D.Va L④溶液与Vb L②溶液混合[近似认为混合溶液体积=(Va+Vb)L],若混合后溶液的pH=4,则Va∶Vb=11∶9
在下列各组的比较中,前者比后者大的是
A.25 ℃时,pH均为2的H2SO4溶液和盐酸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 |
B.25 ℃时,pH均为2的盐酸和CH3COOH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
C.同温度、同浓度的NaCl溶液和氨水的导电能力 |
D.25 ℃时,pH均为3的盐酸和FeCl3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