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包装中常见的脱氧剂组成为还原性铁粉、氯化钠、炭粉等,其脱氧原理与钢铁的吸氧腐蚀相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含有1.12g铁粉的脱氧剂,理论上最多能吸收氧气336mL(标准状况) |
| B.脱氧过程中铁作原电池负极,电极反应为:Fe-3e-=Fe3+ |
| C.脱氧过程中碳做原电池负极,电极反应为:2H2O+O2+4e-=4OH- |
| D.加入脱氧剂的目的是因为该反应是吸热过程,可降低温度,延长食品保质期 |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中为杂质),采用的试剂和除杂方法错误的是
| 序号 |
待除杂质 |
试剂 |
除杂方法 |
| A |
CH3CH2Br(C2H5OH) |
水 |
分液 |
| B |
C2H6(C2H4) |
酸性KMnO4溶液 |
洗气 |
| C |
C6H6(Br2) |
NaOH溶液 |
分液 |
| D |
C2H2(H2S) |
CuSO4溶液 |
洗气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因乙烯和苯分子中都含有碳碳双键,故而它们都能使溴水褪色 |
| B.鉴别己烯和甲苯,可以通过分别向它们中滴入酸性KMnO4溶液 |
| C.高分子材料、盐酸、水煤气、沼气、石油等是混合物,而C3H8一定是纯净物 |
| D.将乙烯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是因为发生了取代反应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式相同的不同物质一定属于同系物 |
| B.完全燃烧某有机物,生成CO2 和 H2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1,该有机物只可能是烯烃或环烷烃 |
| C.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一定互为同分异构体 |
| D.符合通式CnH2n-2(n≥3)的有机物一定是炔烃 |
| A.a>b | B.a=10-4b | C.b =10-4 a | D.a=b |
| A.0.01mol·L-1 | B.0.017mol·L-1 | C.0.05mol·L-1 | D.0.50mol·L-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