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链接文字,完成小题。
苏轼的内心与渔樵文化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他因为乌台诗案被贬往黄州,经历了人生中的最黑暗时期。但是,也正是人生中的这一次遭遇,让苏轼更加接近真实的社会,更加接近真实的自己。这一时期的苏轼,仿佛比其他任何时候都更加明白,自己所伤怀的功业无成,其实是因为建功无门。此外,苏轼的黄州生活经历,除了与黄州一带名士山川之间深得心意的交游,甚至还曾躬耕于黄州东坡,可能确实过了一段“渔樵”生活。他那兼有自谑、自得意味的自号“东坡居士”据说也即由此而来。由此看来,被贬黄州时期的作品中时时出现的“主”“客”,既是文学体式的一种标志,其实也是苏轼自觉省视个人命运的心理反应。应该说,被贬黄州同时成就了苏轼的文学高度和哲学高度。
(取材于肖亦若《被贬黄州的苏东坡》,有删改)
用古代诗文原句填空。
链接文字中说,被贬黄州同时成就了苏轼的文学高度和哲学高度。从文学而言,创作于这一时期的《前赤壁赋》无疑是其思想最为斑斓的一种呈现,其中就有句子直接关涉到渔樵:“况吾与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匏樽以相属。” 身居黄州的苏轼内心如此地旷达与超然,让人感慨不已。而战国的屈原则未能如此超然,他“_______________,哀民生之多艰”,始终恪守心中美好的理想,他说“__________________,余不忍为此态也”,最后投江自尽。
如何理解苏轼内心的“渔樵”观?结合《漫话“渔樵”》以及链接文字,简要谈谈你的认识。50字左右

科目 语文   题型 语言表达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其他作文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学校举办古诗词朗诵大赛,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在下面三首诗词之间添加串联词(每处不超过60字)
第一首诗《木兰诗》朗诵完毕
(1)串联词:
下面请欣赏0705班选手朗诵白居易的《长恨歌》。
(2)串联词:
下面请欣赏0714班选手朗诵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依次填人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词语,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
(1)我的歌声越来越大,没有人来打扰我,这个荒凉的地方是我的,这个冬夜是我的,
  。这歌声却独不是我一个人的。
(2)据说,幸福是无法长久的。我想,;日常的某些景象对某些人来说意味着幸福,而对另一些人来说则是无聊或熟视无睹。
①心,在胸中疼痛,这疼痛,也是我的。
②心在胸中疼痛,这疼痛也是我的。
③是人对幸福的感觉不会长久,不是幸福本身不长久。
④不是幸福本身不长久,而是人对幸福的感觉不会持久。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贺兰山由遥远的天边,渐渐地靠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贺兰山在蒙语中是“骏马”的意思,_____,_____,引得我们乘坐的汽车也兴奋起来,长鸣一声,向着山口,奋蹄而去。
①山峰的形状也确实像一匹匹疾奔的骏马
②先是露出一抹淡淡的蓝色山影
③并且起伏成一条条峻峭的山脊
④马首高高扬起,起伏的背脊,描绘出一种风中的姿采
⑤山影越来越浓,也越来越清晰
⑥便有山峰驰来,似乎听得到雄壮的蹄声

A.②⑤⑥③④① B.①④②③⑥⑤ C.②⑤③⑥①④ D.②③⑤①④⑥

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①风刮来的泥沙已将它弥合。 ②船底,一道裂缝从船头直达船尾。
③歇脚的鸟儿将湖里的鱼虾变成白色粪便,屙在上面。 ④废弃的木船俯在岸边的山坡上,在草和灌木丛间悄悄朽烂。 ⑤一枝野菊花从中长出来,在船肚上举着几朵金黄。

A.④②①③⑤ B.④②③①⑤ C.③⑤④②① D.④③②①⑤

仿照下面句式,选择恰当的情景和名句,再写两个句子。(4分)
我梦想,来到塞外的大漠,在夕阳的金黄中,感受“长河落日圆”的情怀;我梦想,在家乡的明月下,在满地的银辉中,体会“月是故乡明”的感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