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评论一种经济现象,认为它有“能节制生产,毋使有羡不足”的优点,又有“独占一业,莫之与竞,则生产技术之改良进步将中止”的缺点。这种经济现象开始盛行是在( )
A.18世纪末的美国 | B.19世纪末的英国 |
C.1920年代的苏联 | D.1930年代的德国 |
在我国土地所有制由国有到私有的转变中起决定性的因素是( )
A.商鞅变法 | B.公田的大量抛荒 |
C.各诸侯国的税制改革 | D.铁器和牛耕的出现 |
从公元前5世纪开始,中国古代农业领域里个体生产逐步取代了集体耕作,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均田制的颁布 | B.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
C.郡县制的普遍推行 | D.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 |
文明、文明的意义只有在历史上的长时段中才能凸现,站在今天,回顾人类从早期游徙不定到定居生活的转变过程,最具决定性意义的一步是( )
A.谷物种植 | B.房屋建造 | C.陶器制作 | D.牲畜饲养 |
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
A.重视塞防忽视海防 | B.积极培育国内市场 |
C.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 D.加强发展陆路交通 |
假如你生活在明朝中后期,做生意赚了很多钱,之后你会首先考虑把这钱用来()
A.广置田地 | B.放高利贷 | C.兴办手工作坊 | D.娶妻纳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