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吾国今处之形,小己自由,尚非所急,而祛异族之侵横,求有立于天地之间,真刻不容缓之事。故所急者,国群自由,非小己自由也。”这说明严复关注自由主要是基于( )
| A.救亡图存以实现中华民族独立 |
| B.实现民主以确保国民政治权利 |
| C.发展经济以改善普通民众生活 |
| D.解放思想以破除社会变革禁锢 |
有人将下面漫画中逃跑者的现实活动归纳为:溜之大吉→反咬一口→为人打工。漫画所描述的历史事件发生后列强获得的侵华权益是()
| A.西方列强拉开了瓜分中国的序幕 |
| B.外国军队长期驻扎在华战略要地 |
| C.列强在华设厂开始取得合法地位 |
| D.外国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通航 |
某研究者查阅到光绪二十七年一份吏部档案(下图),残缺不全,原文有:“上年□月间,□□入都,本署即被占据,迨洋兵撤退,检查署内所存档案则例等件,全行遗失。”与这份档案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第一次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以下是某西方国家特使致本国外交大臣的密函:“额尔金勋爵把事情搞得太过火了,甚至想消灭现今统治的皇朝,可能还要去援助南京叛乱份子,我不愿意、也不能够走到这样的地步,与其为了满足一种复仇的需要而去损害我们在这一国家的利益,那我就宁愿和他分手……”密函可能写于哪一时期()
| A.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问 |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
|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 D.辛亥革命期间 |
《南京条约》中的“五口”,是英国人基于“广州是传统的外贸口岸;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附近,且临近富饶的江浙”等理由选择的结果。这种选择()
| A.便利英国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 |
| B.便利英国掠夺中国劳动力办厂 |
| C.表明英国的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 |
| D.表明英国要向中国大量投资 |
有学者认为,传统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价值标准可以归结为四条:以农民为主体的群众运动、暴力革命、反对列强侵略、反对封建主义。下列历史事件中,同时符合这四项标准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 B.维新变法运动 |
| C.义和团运动 | D.辛亥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