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徐霞客游记》中写到“……洞口为庐掩,黑暗,忽转而西北,豁然中开,上穹下平,中多列笋悬柱,爽朗通漏,此上洞也……”,结合所学知识,该段游记描述现象所在地形区具有的特征是

A.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B.地势平坦,一望无际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暗河溶洞,地表崎岖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下面3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完成下列各题。

有关三个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判断正确的是

A.①地区为乳畜业
B.②地区为商品谷物农业
C.③地区为大牧场放牧业
D.三地均为传统农业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美国东北部农业地域类型与①地区相似
B.②地区畜牧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为草场面积
C.大力发展种植业是③地区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
D.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是③地区提高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

应对气候变化面临巨大挑战,必须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图表示1965年—2010年我国某省年平均气温变化。完成下列各题。

1965年—2010年,该省年平均气温变化的总体趋势是

A.降幅超过升幅 B.波动上升
C.升高约2.1℃ D.逐年上升

气候变化对该省地理环境的影响可能有

A.各地的生长期缩短
B.低温冻害损失小
C.极端天气事件增多
D.天然湿地面积扩大

下图为某区域图,图中分别表示乙河流局部河谷剖面示意图和Q湖不同季节的蓄水面积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于北半球
B.Q湖北侧湖岸坡度变化大于南部
C.沿岸大部分地段海域有暖流经过
D.图中河谷横剖面从中心向两侧岩石年龄不断变老

关于甲河流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部分河段有结冰期和凌汛现象发生 B.Q湖最大湖面b出现于七月
C.典型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D.冬季盛行西南风

在我国城乡转型进程中,农村由于人口非农业化转移带来“人走屋空”,新建住房向外围扩展,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原宅基地废弃、闲置,形成空心化现象。读农村空心化演进的周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农村劳动力大量短期外出打工,宅基地出现“季节性闲置”现象主要发生在

A.出现期 B.成长期 C.兴盛期 D.衰退期

衰退期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和个人意愿 B.经济收入差异和人口增长压力
C.农村劳动力非农业化转移加快 D.村庄基础设施完善和耕地保护落实

读我国“人口年龄构成比重”图,判断下题。

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12.95亿人,图中“*”表示人口年龄构成况,其中0-14岁人口的比重约是()

A.93% B.23% C.13% D.60%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