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我国1990~2000年部分工业产业重心空间变化统计。读表,完成以下问题。
工业产业 |
1990年 |
2000年 |
||
经度(E) |
纬度(N) |
经度(E) |
纬度(N) |
|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
117.80 |
41.25 |
114.73 |
38.67 |
煤炭采选业 |
115.O3 |
36.51 |
114.45 |
36.28 |
造纸及纸制品业 |
116.40 |
33.41 |
116.19 |
31.77 |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
112.70 |
31.91 |
114.28 |
34.53 |
普通机械制造业 |
116.31 |
33.92 |
117.40 |
32.77 |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
116.27 |
34.09 |
117.13 |
33.13 |
食品制造业 |
115.45 |
33.26 |
116.20 |
33.18 |
纺织制造业 |
116.49 |
33.17 |
117.03 |
32.09 |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
116.52 |
32.42 |
116.64 |
30.90 |
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 |
116.16 |
32.11 |
116.24 |
30.81 |
据表可知,我国1990~2000年重心东移幅度最大的工业产业属于
A.技术密集型产业 | B.劳动密集型产业 |
C.资源密集型产业 | D.资金密集型产业 |
我国1990~2000年大部分工业产业的重心位于
A.东部地区 | B.中部地区 |
C.西部地区 | D.东北地区 |
上述的重心位置说明我国大部分工业产值主要集中于
A.东部地区 | B.中部地区 |
C.西部地区 | D.东北地区 |
下图是我国四省部分统计数据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图中四省社会经济状况相比,叙述正确的是
A.河北省人均粮食产量最高 |
B.广东省面积最大 |
C.福建省粮食总产量最高 |
D.浙江人口最少 |
图中关于各省粮食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北省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 |
B.福建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商品谷物农业 |
C.水热条件充足是广东粮食生产的优势 |
D.浙江粮食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
下图是江苏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关于江苏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 |
B.城市化水平逐年提高 |
C.20世纪90年代以后,城市化速度快于90年代之前 |
D.城市化速度始终快于人均GDP的增长速度 |
下列关于江苏城市化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
B.城市化的发展不断拉大城乡之间差距 |
C.城市化水平是指二三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 |
D.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 |
下图为我国2004~2013年江苏、广西人口自然增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关于近十年江苏、广西人口自然增长状况,说法正确的是
A.江苏人口出现了负增长 |
B.广西的自然增长率逐年递增 |
C.江苏的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
D.广西人口增长的特点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 |
江苏人口死亡率相对广西较高的原因主要是,江苏
A.自然环境质量好 | B.人口基数大 |
C.人口老龄化 | D.出生率较高 |
下图中甲、乙、丙、丁分别对应2014年广东省四个地区的产业结构情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珠江三角洲是广东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与珠江三角洲的产业结构最接近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促进珠三角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
A.对外开放 | B.小商品经营 |
C.大城市扩散 | D.森林、矿产资源开发 |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地质构造,对应正确的是
A.甲——褶皱 | B.乙——山岭 |
C.丙——谷地 | D.丁——向斜 |
形成甲处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内力挤压作用 | B.流水侵蚀作用 |
C.风力侵蚀作用 | D.变质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