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和等高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张村坐落于(平原 、盆地 、高原)中。
(2)当地球在B段轨道运行时,张村的人们开始忙于播种小麦、玉米、大豆等,你认为张村是我国地区的村庄(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东南沿海、海南)。
(3)据测量,张村的E点地区比F点地区的年降水量要多,其原因是。
(4)当我们中考结束的当天,地球运行到公转轨道的处,此时我国正午有阳光直射现象的省区有。
读“亚洲范围图”,回答问题。
(1)亚洲以________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________ 海和________海峡与A______________洲为界。
(2)亚洲以_____________运河与B________洲为界。
(3)亚洲在南面隔海与C_________洲相望。
(4)亚洲在东北方向以_________海峡与D________洲为界。
(5)填写亚洲周围海洋的名称.E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 G________________。
读“非洲气候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小题:非洲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是:()
A.半环状分布 | B.辐射状分布 |
C.南北纵列分布 | D.对称分布 |
图中A岛屿的名称是:()
A.格陵兰岛 | B.马达加斯加岛 |
C.火地岛 | D.冰岛 |
图中B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 | B.温带海洋气候 |
C.热带雨林气候 | D.高山高原气候 |
图中C地影响气候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因素 | B.地形地势 |
C.海陆因素 | D.人为因素 |
读俄罗斯国家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大河和山脉成为俄罗斯大的地形区的重要界线,试填出图中符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B C A、B之间的地形区的名称是。
(2)从图中可以看出俄罗斯的运输方式以铁路为主且大致分布在南方,导致这种交通布局可能的原因是 ()
A.南方地形平坦,铁路建设成本小
B.南方土地多且土壤肥力低,建设铁路正好充分土地资源
C.铁路运输方式灵活,速度快
D.北方气候严寒,不利于其他运输方式的建设和利用
(3)俄罗斯地跨 两大洲,首都是 。
(4)摩尔曼斯克是洋沿岸的重要港口,每年冬季有一段时间会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
(5)俄罗斯的客运主要以铁路和公路为主,货运主要以和为主,俄罗斯河流众多但是河运却不占主要地位(河运价值不高)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读印度地图,回答下列各题。
(1)印度大部分国土位于五带中的__ _带,其判断依据是_____ _。
(2)印度地形以______和平原为主,因此耕地面积广大。其中水稻主要分布在平原中下游及其沿海平原地带,小麦主要分布在(地形区)。
(3)对照印度主要粮食作物分布图和降水量分布图分析,印度的粮食作物中,分布区比分布区降水量多。
(4)印度大部分地区属于______气候,图中箭头所示的风盛行时易发生___ ___灾害。
(5)ABCD四个城市,其中是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的发源地。
(6)印度每年承接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近一半的业务,试分析印度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有利条件?(至少两条)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每年有震感的地震达1500多次,当地时间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日本迄今震级最高地震——里氏9.0级地震(图三),整个日本东北部海岸遭遇不同程度的海啸袭击。不久以后的3月24日,在缅甸东北部发生了里氏7.2级地震(图一)。
材料二
(1)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本民居多以便于拆装的轻质材料修建,主要目的()
A.防风御寒 | B.防震抗灾 |
C.防潮避暑 | D.节约环保 |
(3)地震发生后,位于震中西北部的宫城县牡鹿半岛向震中所在的东南方向移动了5.3米,同时下沉了1.2米,由此说明了地壳是________________(稳定的/变动的)。
(4)地震引发的海啸给日本宫城县附近沿岸的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破坏。图三所示,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简要分析原
因。
(5)图一中所示半岛的地形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半岛的城市分布与河流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河流①是__________________,它在中国境内被称为澜沧江,最终流入太平洋。
(6)图一所示该半岛区域重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_,其发展该粮食作物的气候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缅甸地震和日本地震间隔时间较短,但专家解释说,二者没有直接的关系,专家这样说的依据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