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噬菌体侵染体内含32P的细菌,细菌解体后,含32P的应是( )
A.子代噬菌体的DNA | B.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
C.子代噬菌体的所有部分 | D.以上都不正确 |
性腺发育不良患者体细胞中缺少一条x染色体,(标记为44+x0)原因是可能亲本产生的卵细胞中无x染色体,请分析与该卵细胞同时形成的三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可能是()
A.22+0, 22+xx, 22+xx | B.44+x, 22+x, 22+0 |
C.44+x, 44+x, 44+0 | D.44+x, 44+xx, 44+0 |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如果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离心管的沉淀物中,则获得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
A.用含“35S”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 |
B.用含“32P”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 |
C.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上述细菌培养噬菌体 |
D.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上述细菌培养噬菌体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就叫二倍体 |
B.单倍体就是体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 |
C.多倍体在植物界中比较常见,几乎全部的动物都是二倍体 |
D.在育种过程中单倍体肯定可育,其优点是稳定遗传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
普通小麦的卵细胞中有三个染色体组,用这种小麦的胚芽细胞和花粉分别进行离体培养,发育成的植株分别是()
A.六倍体、单倍体 | B.六倍体、三倍体 |
C.二倍体、三倍体 | D.二倍体、单倍体 |
番茄中红果(H)对黄果(h)为显性。将红果番茄的花粉授到黄果番茄的雌蕊柱头上,结出一个半边红色半边黄色的果实。产生这一果实最可能的原因是()
A.最终发育成该果实的那个花芽中某些细胞发生基因突变 |
B.提供花粉的花药组织中某个花粉母细胞分生基因突变 |
C.提供花粉的红果番茄是杂合子(Hh) |
D.提供花粉的黄果番茄是杂合子(H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