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问题
野 步   [宋] 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野 步    [清] 赵翼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这两首诗分别写了怎样的野步者的形象?
两首诗的三、四句都运用了同一种手法来写景抒情,请就这一手法结合诗歌分别作简要赏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语言交际时应认真倾听、机智应对。下面是某大学生求职时,考官对他说的话。请说出考官的言外之意,并用简明得体的语言替该大学生应对。
你成绩优秀,直率单纯,将会很有前途,可我们的工作需要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行香子·过七里滩①
苏轼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②。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注:①七里滩,又名严陵滩,即当年严光垂钓处。②严陵,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同学,不受高官,垂钓于风景秀丽的富春江七里滩。
请根据上下文,分析“但”在词中的作用。
简要赏析“鱼翻藻鉴、鹭点烟汀”句。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共8分)
旅思
戴望舒
故乡芦花开的时候,
旅人的鞋跟染着征泥,
黏住了鞋跟,黏住了心的征泥,
几时经可爱的手拂拭?
栈石星饭的岁月,
骤山骤水的行程,
只有寂静中的促织声,
给旅人尝一点家乡的风味。
这首诗的主题是,诗歌的题目鲜明地表达了这样的主题。诗人借助这一具有特征性的意象,引起对故乡动人季节的回忆;又借这一古老的诗歌意象,不仅使诗歌平添不少的韵味,更使这首诗的主题表达得更为急切,更为真实。
“旅人的鞋跟染着征泥,黏住了鞋跟,黏住了心的征泥,几时经可爱的手拂拭?” “栈石星饭的岁月,骤山骤水的行程”,这些描写在诗中有何作用?

阅读下面这首七律诗,然后按要求答题
红梅
(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诗中划横线处是本诗颔联和颈联各缺的一句,请在下面备选诗句中选出最恰当的两项,按顺序填在横线上(只填序号)
答案(1):(每处2分)
备选诗句:
①寒林空见日色时②尚馀孤瘦雪霜姿③雪满山中高士卧
④寒心未肯随春态⑤闻道梅花坼晓风⑥花间小坐夕阳迟
请在《红梅》诗及备选诗句中,找出恰当的字,填入下表(每空只填一个字)。

构字方法
象形字
会意字
形声字(上声下形)
例字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过野人家有感陆游
纵辔江皋送夕晖,谁家井臼映荆扉。
隔篱犬吠窥人过,满箔蚕饥待叶归。
世态十年看烂熟,家山万里梦依稀。
躬耕本是英雄事,老死南阳未必非。
【注】①本诗于淳熙三年(1176)三月作于成都,其时陆游已被免去成都府安抚司参议官兼四川制置使司参议官之职。②臼:舂米的器具。③箔:养蚕用的竹筛子或竹席,也叫蚕簸。
这首诗一二联描绘出了一幅怎样的农家生活场景?试简要分析。
诗的最后两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分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