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
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也。汉为人质厚少文,及得召见,遂见亲信。建武二年,封汉为广平侯。明年春,围苏茂于广乐,周建招聚十余万人救广乐。汉将轻骑迎与之战,不利,堕马伤膝.还营。诸将谓汉曰:“大敌在前而公伤卧,众心惧矣。”汉乃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飨士,令军中曰:“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于是军士激怒,人倍其气。旦日,齐鼓而进,建军大溃。时鬲县五姓共逐守长,据城而反。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曰;“使鬲反者,皆守长罪也。敢轻冒进兵者斩!”乃移檄告郡,使收守长,而使人谢城中。五姓大喜,即相率归降。明年,贼率五万余人夜攻汉营,军中惊乱,汉坚卧不动,有顷乃定。即夜发精兵出营突击,大破其众。十二年春.汉乃进军攻广都,拔之。遣轻骑烧成都市桥。帝戒汉曰:“但坚据广都待其来攻勿与争锋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须其力疫乃可击也。”汉乘利进逼成都,阻江北为营,使刘尚将万余人屯于江南。帝闻大惊。让汉曰:“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与尚别营,事有缓急,不复相及。”诏书未到。谢丰、袁吉将众十许万攻汉,使别将将万余人劫刘尚,令不得相救。汉与大战一日,兵败,走入壁。汉乃召诸将厉之曰:“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成败之机,在此一举。”于是多树幡旗,使烟火不绝,夜衔枚引兵与刘尚合军,丰等不觉。明日,汉悉兵迎战,遂大破之。汉从征伐,诸将见战陈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度;汉意气自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及薨,赐谥曰忠侯。
(选自《后汉书·吴汉传》,有删节)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听:准许 |
B.或多惶惧,失其常度度: 考虑 |
C.大战一日,兵败,走入壁壁:营垒 |
D.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迫:逼近 |
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一项是
A.但坚据广都\待其来攻\勿与争锋\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须其力疫\乃可击也 |
B.但\坚据广都待其\来攻勿与争锋\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须其力疫\乃可击也 |
C.但坚据广都\待其来\攻勿与争锋\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须其力疫\乃可击也 |
D.但\坚据广都\待其来\攻勿与争锋\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须其\力疫乃可击也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汉从马上摔落伤了膝盖,撤回营帐。将领们提出,大敌当前,主帅因伤而卧,会使军中产生恐惧心理,吴汉立刻接受了他们的意见。 |
B.吴汉面对五万多敌人趁夜进攻、军中惊恐混乱的情况.处变不惊,镇定自若,坚卧不动。他的这一做法,一会儿便稳定了队伍。 |
C.吴汉具有朴实淳厚的品质,对家人的要求也很严格。他外出打仗时,妻儿曾经在家购买田产,吴汉回来后,责备了他们。 |
D.吴汉没有听从皇帝告诫.以致落败。他吸取教训,在与刘尚的队伍会合后,树起许多旗帜,不熄烟火,蒙骗敌人,终于转败为胜。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比敕公千条万端, 何意临事悖乱! 与尚别营,事有缓急,不复相及
(2) 汉乃召诸将厉之曰:“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成败之机,在此一举。”
翻译下面的文言文
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故 师 之 教 也 不 争 轻 重 尊 卑 贫 富 而 争 于 道 其 人 苟 可 其 事 无不 可所求 尽 得 所 欲尽成 此 生 于 得 圣 人 圣 人 生 于 疾 学 不 疾 学 而 能 为 魁士 名 人 者 未之尝有也。(取材于《吕氏春秋》)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练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__________金丝八宝攒珠髻,_____________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_________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______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风辣子’就是了。”依次排列在文中空白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A.绾着 戴着 带着 系着 | B.戴着 绾着 带着 系着 |
C.绾着 系着 戴着 带着 | D.戴着 绾着 系着 带着 |
这段文字描写王熙凤上场,作者没有采用的写法是( )
A.语言描写 | B.心理描写 | C.侧面烘托 | D.肖像描写 |
这段文字对王熙凤的肖像进行了具体细腻的描写,从内容上说,这个肖像描写( )
A.旨在表现王熙凤服饰的高雅华贵。 |
B.旨在表现王熙凤姿容俏丽。 |
C.旨在表现王熙凤的性格特征。 |
D.旨在表现王熙凤的身份地位和性格特征。 |
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贾母的这句话说明了( )
A.贾母对王熙凤没有好看法。 |
B.王熙凤在贾府没有地位。 |
C.王熙凤性格泼辣,话不饶人。 |
D.王熙凤是一个深得贾母宠爱的特殊人物。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书左仲甫事
张惠言
霍丘知县阳湖左君,治霍丘既一载,其冬有年。父老数十人,来自下乡,盛米于筐,有稻有稉,豚蹄鸭鸡,伛偻提携,造于县门。君呼之入,曰:“父老良苦,曷为来哉?”顿首曰:“边界之乡,尤扰益偷。自耶之至,吾民无事,得耕种吾田。吾田幸熟,有此新谷,皆耶之赐,以为耶尝。”君曰:“天降吾民丰年,乐与父老食之;且彼家畜,胡以来?”则又顿首曰:“往耶未来,吾民之猪鸡鹅鸭,率用供吏,余者盗又取之。今视吾圈栅,数吾所育,终岁不一失,是耶为吾民畜也,是耶物非民物也。”君笑而受之,劳以酒食。皆欢舞而去,曰:“本以奉耶,反为耶费焉。”士民相与谋曰:“吾耶无所取于民,而禄不足以自给,其谓百姓何?请分乡为四,各以月入米若薪。”众曰:“善。”则请于君,君笑曰:“百姓所以厚我,以我不妄取也,我资米若薪于百姓,后之人必尔乎索之,是我之妄取无穷期也。”不可。亳州之民,有诉于府者曰:“亳旧寡盗,今而多,其来自霍丘。霍丘左耶不容盗,以祸亳,愿左耶兼治之。”嘉庆四年十二月,霍丘有吴生在京师,为余说如此。
余同年友仁和汤吉士金钊告余曰:“往岁北来,道凤、颍间,往往询其民人繇俗。有刑狱不当、赋役无节者,民曰:‘非霍丘左耶来,谁与辨之?’有风俗乖忤、水旱冤抑者,又曰:‘非霍丘左耶来,吾属不安乐矣。’曰:‘霍丘左耶能为河南省治狱。’吾不识左君何如人也。”余曰:“吾友左君二十余年,其为人守规矩,质重不可徙,非有超绝不可及之才,特以其忠诚悱愉之心,推所学于古者而施之,治效遂如此。今之为治者,辄曰儒者迂阔,患才不任事。以吾观左君,迂阔人也,如其才,如其才!”
左君名辅,字仲甫,以进士分发安徽为知县。初为南陵,调霍丘。嘉庆三年,坐征南陵钱粮不如期,落职。入见,仍用知县。未补,又坐征霍丘钱粮不如期,落职。巡抚为请,天子知其名,特许补合肥县云。吴生,名书常,亦笃实君子人也。
(选自《茗柯文三编》,有删改)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笑而受之,劳以酒食劳:劳烦 |
B.我资米若薪于百姓薪:获取钱财 |
C.有刑狱不当、赋役无节者节:节制 |
D.坐征南陵钱粮不如期坐:因……而犯罪 |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推所学于古者而施之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B.是我之妄取无穷期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C.有风俗乖忤、水旱冤抑者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D.以进士分发安徽为知县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文中,百姓称呼左仲甫为“耶”,“耶”是主人得意思,这称呼表达来人民对他的爱戴之情;作者称其为“君”,流露了作者对左君的尊重。 |
B.左仲甫善政的影响不仅仅局限在南陵、霍丘一带,亳州的百姓也希望他来治理,而且在凤阳、颍川一带依旧能感受到那样的影响。 |
C.左仲甫治理霍丘,受到百姓的欢迎。在获得丰收以后,大家带着食物来感谢左仲甫,他也欣然接受了大家馈赠的食物。 |
D.张惠言通过文章塑造了一位廉洁奉公、勤政爱民的清官形象,在对左仲甫赞不绝口的同时,流露了“以儒者治天下”的政治心声。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霍丘左耶不容盗,以祸亳,愿左耶兼治之。
⑵今之为治者,辄曰儒者迂阔,患才不任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羽,字鸿渐,不知所生。初,竟陵禅师智积得婴儿于水滨,育为弟子。及长,耻从削发,以《易》自筮,得《蹇》之《渐》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始为姓名。幼时,其师教以旁行书,答曰:“终鲜兄弟,而绝后嗣,得为孝乎?”师怒,使执粪除圬塓以苦之,又使牧牛三十,羽潜以竹画牛背为字。得张衡《南都赋》,不能读,危坐效群儿嗫嚅若成诵状,师拘之,令剃草莽。当其记文字,懵懵若有遗,过日不作,主者鞭苦,因叹曰:“岁月往矣,奈何不知书!”呜咽不自胜,因亡去,匿为优人,作诙谐数千言。天宝间,署羽伶师,后遁去。古人谓“洁其行而秽其迹“者也。
上元初,结庐苕溪上,闭门读书。名僧高士,谈宴终日。貌寝,口吃而辩。闻人善,若在己。与人期,虽阻虎狼不避也。自称“桑苎翁”,又号“东岗子”。工古调歌诗,兴极闲雅。著书甚多。扁舟往来山寺,唯纱巾藤鞋,短褐犊鼻,击林木,弄流水。或行旷野中,诵古诗,裴回至月黑,兴尽恸哭而返。当时以比接舆也。与皎然上人为忘言之交。有诏拜太子文学。
羽嗜茶,造妙理,著《茶经》三卷,言茶之原、之法、之具,时号“茶仙”,天下益知饮茶矣。鬻茶家以瓷陶羽形,祀为神,买十茶器,得一鸿渐①。初,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喜茶,知羽,召之。羽野服挈具而入,李曰:“陆君善茶,天下所知。扬子中泠水,又殊绝。今二妙千载一遇,山人不可轻失也。”茶毕,命奴子与钱。羽愧之,更著《毁茶论》。
与皇甫补阙善。时鲍尚书防在越,羽往依焉,冉送以序曰:“君子究孔释之名理穷歌诗之丽则远野孤岛通舟必行鱼梁钓矶随意而往。夫越地称山水之乡,辕门当节钺之重。鲍侯知子爱子者,将解衣推食,岂徒尝镜水之鱼,宿耶溪之月而已。”集并《茶经》今传。
:①此处指陆羽的塑像。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宝间,署羽伶师署:官府 |
B.与人期,虽阻虎狼不避也期:约定 |
C.工古调歌诗,兴极闲雅工:擅长 |
D.岂徒尝镜水之鱼徒:仅仅 |
下面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古人谓“洁其行而秽其迹”者也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
B.羽野服挈具而入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
C.命奴子与钱,羽愧之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
D.与皎然上人为忘言之交 |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究孔释之名理/穷歌诗之丽则/远野孤岛/通舟必行/鱼梁钓矶/随意而往 |
B.君子究孔释之名/理穷歌诗之丽/则远野孤岛通舟/必行鱼梁钓矶/随意而往 |
C.君子究孔释之名理/穷歌诗之丽/则远野孤岛/通舟必行/鱼梁钓矶/随意而往 |
D.君子究孔释之名/理穷歌诗之丽/则远野孤岛/通舟必行/鱼梁钓矶/随意而往 |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危坐效群儿嗫嚅若成诵状,师拘之,令剃草莽。
(2)鬻茶家以瓷陶羽形,祀为神,买十茶器,得一鸿渐。
(3)鲍侯知子爱子者,将解衣推食,岂徒尝镜水之鱼,宿耶溪之月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