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高阳台•西湖春感              张炎①
接叶巢莺,平波卷絮,断桥斜日归船。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年。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更凄然,万绿西泠,一抹荒烟。
当年燕子知何入?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②无心再续笙歌梦,掩重门、浅醉闲眠。莫开帘,怕见飞花,怕听啼鹃。
注解:①张炎,南宋词人。此词是张炎在南宋灭亡后重游西湖时所作。②“见说”二句:沙鸥色白,因说系愁深而白,如人之白头。辛弃疾《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词:“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
(1)本词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概括。
(2)试分析词的下阕运用了哪些艺术表现手法。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陇西行
晚唐·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1)请概括诗歌的主旨。
(2)赏析诗歌三、四句所运用的表现手法。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苏轼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③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注:①此诗为哲宗病死、诗人遇赦自海南岛渡海返回大陆时所作。②苦雨终风:下个不停的雨,吹个不停的风。③鲁叟乘桴:孔于曾慨叹自己的主张无法实现,想坐木筏到海外去。
(1)第一联和第二联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最能体现作者人生态度的是哪一句?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夕阳楼(李商隐)
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
(1)“花明柳暗绕天愁”一句运用了什么手法?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


(2)有人说本诗最后两句最具表现力,请作简要分析。(4分)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题江湖伟观
刘黻
柳残荷老客凄凉,独对西风立上方。
万井人烟环魏阙,千年王气到钱塘。
湖澄古塔明寒屿,江远归舟动夕阳。
北望中原在何所?半生赢得鬓毛霜
[注]刘黻,南宋爱国诗人,屡遭贬斥。国都陷落,毅然奔赴国难,为国献身。
(1)诗人在秋风萧瑟的季节登高望远,请从首联中找出能反映季节特征的意象。
(2)第二、三联是怎样表现“伟观”的?任选一联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柳州开元寺夏雨
吕本中
风雨潇潇似晚秋,鸦归门掩伴僧幽。
云深不见千岩秀,水涨初闻万壑流。
钟唤梦回空怅望,人传书至竟沈浮
面如田字非吾相,莫羡班超封列侯。
【注释】 ①沈(沉)浮:遗失。②田字:六朝名将李安民“面方如田,封侯状也”。
(1)首联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
(2)颔联写“雨”却不着“雨”字,而句句突出“雨”意。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
(3)尾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