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北半球等压线图(单位:hPa)。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如果所示等压线位于近地面,F1、F2、F3为A处空气所受的外力的方向,则F1、F2、F3依次为
A.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地转偏向力 |
B.摩擦力、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 |
C.地转偏向力、摩擦力、气压梯度力 |
D.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 |
图中表示风向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读下图“某特大城市某干道市区郊区双向车速变化曲线图”,完成10~11题。图中a、b两曲线( )
A.a曲线反映8-10时汽车流量较小,道路畅通 |
B.a曲线反映由郊外住宅区向市中心工作区的车速变化 |
C.b曲线反映以上班、上学活动为主的车速变化 |
D.a、b曲线反映城市道路交通流量的突变性 |
集合各监测站的车流信息,合理规划城市道路,最好利用( )
A.遥感技术 | B.卫星导航系统 |
C.全球定位系统 | D.地理信息系统 |
下图为两条大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7~9题。甲河下游和乙河上游流域面积均较狭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甲河下游受气候影响,乙河上游受地形约束 |
B.甲河下游受地形约束,乙河上游受气候影响 |
C.均受地形约束 |
D.均受气候影响 |
关于两河流域地理环境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河上游地区终年少雨,荒漠广布 |
B.乙河上游地区终年多雨,降水季节分配均匀,森林茂密 |
C.甲河下游地区草场广阔,乙河下游地区水田连片 |
D.目前乙河的河口三角洲扩展速度快于甲河的河口三角洲 |
关于两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方向的叙述,最合理的是( )
A.甲河上游重点利用水能发电、发展航运、发展种植业等 |
B.乙河上游重点建设自然保护区、梯级开发、发展旅游等 |
C.甲河下游重点利用水能发电、保护植被生态、发展畜牧业 |
D.乙河下游重点开发水能资源、保护水质、发展灌溉农业 |
读下列一组图回答5—6题。上列a、b、c三幅图,按照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a-b-c | B.b-a-c | C.c-a--b | D.b-c-a |
图中地质构造与地貌对应正确的是()
A.背斜——谷地 | B.向斜——山地 |
C.断层——谷地 | D.水平岩层——河流 |
当地面或物体表面温度在0℃以下时,空气中的水汽会在其表面凝结成白色结晶,称为霜。一般把入秋后最早出现的一次霜叫初霜,而入春后最末出现的一次霜叫终霜。一年中,终霜后至初霜前的这段时间叫无霜期。下面是两地无霜期等值线图(单位:日)。读图回答3-4题。乙地比甲地无霜期长的原因是乙地( )
A.纬度比甲地低 | B.地势起伏比甲地大 |
C.海拔比甲地低 | D.气候海洋性比甲地强 |
甲图中①、②两地无霜期差值T范围是( )
A.100<T<150 | B.50<T<150 | C.150<T<200 | D.50<T<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