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A气压中心名称是 ,被其切断的气压带是 。
(2)乙图中B表示 季风(说出风向),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乙图中C为西南季风, 其形成主要原因是 。
(3)甲图所示季节,当我国某些地区24小时内出现剧烈降温和大风等天气时,则出现的气象灾害是 。
(4)重庆的气候统计图和下图 (填序号)比较接近,试描述重庆夏季气候特征 。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河套平原素有“基上米粮川”之称,是内蒙古自治区粮、油、糖生产基地。
(1)指出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自然因素,并说明进行改造的方式及可能引发的问题。 近10年来,土默川平原实施退耕还草工程,使这一地区成为中国“乳都”呼和浩特的核心奶源基地。
(2)分析产生这一转变的社会经济因素。
玉米是世界分布最广泛的粮食作物之一,从北纬580到南纬350~400的地区,均有大量栽培。从栽培的面积看,玉米仅次于小麦和水稻居第三位,而总产量却占第一位。
(1)在所有粮食作物中,玉米的发展是最快的,试解释其原因。
(2)与水稻种植业相比,两者生长的自然条件有何不同?
(3)美国的玉米生产主要分布在,这里发展玉米生产的主要条件是什么?
(4)日本是美国玉米的主要进口国,原因是什么?
过去,珠江三角洲农业生产以“基塘”特色闻名于世,历史上一直是我国的水果种植、淡水养鱼、蚕桑、蔗糖和商品粮的生产基地。近十几年来,随着开放改革的深入发展,“基塘”的生产规模和面积大幅减少,并逐步向经营蔬菜、花卉、瓜果等作物的商品农业发展。近年来,珠江三角洲甚至出现大片出售、出租土地等现象。运用农业区位原理分析上述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历史上,珠江三角洲形成“基塘”农业的区位条件是什么?
(2)近十几年来,珠江三角洲农业生产区位因素发生了什么深刻变化?
图1是我国甲乙两省2005年农业产值结构图,图2是两省耕地面积变化图。按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从乙省会到甲省会最短铁路线年降水量的变化规律及其原因。
(2)2000-2005年期间,两省耕地变化的共同趋势是。两省耕地变化绝对量较大的省是(省名)。变化率较大的省是(省名)。
(3)分别说明导致两省耕地变化的主要原因。指出甲省在耕地保护中应采取的最主要措施。
(4)简要说明两省农业结构的差异,并分析形成差异的自然原因。
根据材料完成有关要求:(共20分,未特殊说明,每空2分))
材料一:美国国家飓风研究中心2008年9月3日警告说,热带风暴“汉娜”4日可能再次升级为飓风,经过巴哈马群岛后移向美国沿海。除“汉娜”外,大西洋海域另外两场热带风暴“艾克”和“约瑟芬”正朝美国方向移动。之前,“古斯塔夫”已经于9月2日在路易斯安那登陆。
材料二:2008年9月2日至9月3日热带风暴移动路径图
(1)“汉娜”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结果,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北半球热带气旋气流运动状况的是。(填字母)
(2)与“汉娜”成因相同且对我国气候造成严重影响的天气系统是,该天气系统主要形成于海域,其影响的省区主要有,形成的灾害主要有、等。
(3)除上述自然灾害之外,对我国危害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试说明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