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写出水循环的环节: b ,f , g 。
(2)图中甲、乙、丙三类水循环中水量最大的是 ,其名称是 。
(3)人类活动或多或少影响水循环,其中对 环节影响最大。
(4)列举人类调节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平衡的方式 , 。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般认为气温在1℃以下时就可以产生霜冻,图是“我国1996年三个冬季日的霜区分布图”。
材料二:我国有三大柑橘优势产区,分别是四川省南部和重庆市、赣南湘南和桂北、浙南闽西等地。
材料三:2007年12月,“圈点新天府”活动启动。成都平原在十个侯选地中荣膺榜首,而以太湖平原为首的六个老天府黯然落选。
材料四:中国气象学家们发现:无论是气温年较差,还是气温日较差,四川盆地都是“海洋性气候”,这是成都平原稳居天府之首的重要原因之一。
(1)图示三日中,成都有霜冻的日期是____________。云南1月13日比2月6日的霜区面积___________(大或小)。
(2)据图分析,四川省南部和重庆市柑橘生长的气候优势及形成原因。
(3)图中A湖泊为____________湖(填名称),此时段,湖水与长江水的补给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区城市分布图”(图1)和乙城市“1976年~2008年产业结结构变化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分析甲城市发展传统工业的区位优势。
(2)P地是乙城市正在建设的港口,分析乙城市选在P地建新港口的原因。
长江经济地带是兼顾自然地理、人文脉络、经济区的整体功能和行政区的完整性等诸多因素的一种经济区形式。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江在枝江至城陵矶河段称为荆江,这里江面开阔,水流平缓,河道弯曲,素有“九曲回肠”之称。下图为湖北省图。
材料二继老成渝铁路、成遂渝铁路之后,成都和重庆之间的第三条铁路成渝客运专线已经动工。该线路设计为高速铁路,建设工期为4年,全长约309公里。2010年10月26日,广受关注的“沪杭高铁”正式通车,该工程连接上海、杭州两大城市,正线全长160公里。
材料三重庆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城市,也是本区最大的工业中心,地处河流交汇处是其早期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由于该地地形起伏,河流交错,形成了一个分散式的城市。重庆市略图。
(1)、材料一中甲、乙、丙三地适宜发展的主要农业生产部门分别是:甲地业,乙地业,丙地业。(6分)
(2)、分析荆江河段易导致洪水泛滥的原因。
(3)、根据重庆的发展可以推测,其主要的中心商务区可能位于A—D中的点,判断依据是什么?
(4)、分析影响成渝高铁和沪杭高铁布局因素的异同点。
(5)、以、、杭州为中心的沪宁杭工业基地,是长江经济地带上最重要的经济区域。说明该工业基地的区位条件。
继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之后,2010年5月,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4分)
材料一 喀什全称“喀什噶尔”,意为玉石集中之地。直到十五世纪海路开通之前,喀什作为“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一直是中外商人云集的国际商埠。
喀什地区是中国的西大门,与中亚、西亚和南亚的多个国家接壤,有6个一类国家对外开放口岸,区位优势明显。
喀什地区蕴藏有金、铜、铝、锌、镍、钒、钛、水晶、云母等63种矿产,石膏产量居全国前茅,蛇纹石产量居全国第三位,石油、天然气、玉石等矿藏储量丰富。
材料二 喀什所在地区简图(左下图)和深圳所在地区简图(右下图)。
(1)、据图说明喀什所在地区和深圳所在地区的城市分布特点的异同。(6分)
(2)、比较喀什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特色农业及农业发展的限制性条件完成下表。(8分)
(3)、试比较说明深圳和喀什成为经济特区的优势条件。(10分)
A.[选修2—海洋地理]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4分钟后,巨大海啸来袭。损失难以估量。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本次日本海啸强度大的原因。
(2)简述本次地震海啸对沿岸农业的可能影响。
B.[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1,描述我国北方地区初霜日期分布总体特征,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
(2)读图2,指出黑龙江省主要粮食作物产量与初霜日期的关系,并简述防御霜冻的主要措施。
C.[选修6—环境保护]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浙江省灰霾天气发生频率剧增,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灰霾天气是指大量极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空气普遍混浊,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的现象。
材料二浙江省杭州市、衢州市1960-2008年期间灰霾天数变化资料
(1)根据材料,分别说出杭州、衢州两市灰霾天气季节变化特点,并比较两市灰霾天气年际变化的差异。
(2)简述杭州市灰霾天气频率增大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