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用测量“立杆影子长度”的方法观察当地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OP为标杆,A、B、E、F四点为日出、日落方位。OC、OD分别为先后观测的两天同时刻杆影,观测日期相隔一个月。在测到OC、OD时, 北京时间是11时30分。读图完成下列各题。观测OC、OD当天所属月份分别是( )
A. 6月、7月 B. 12月、1月
C. 4月、5月 D. 11月、12月该地自然环境特点是( )
A.高原地形, 草原辽阔 | B.树木常绿,物种丰富 |
C.季风气侯, 冬寒夏热 | D.河流水丰, 四季无冰 |
在观测的这段时期( )
A.珠穆朗玛峰雪线逐渐上移 |
B.影响欧洲西部的盛行西风不断增强 |
C.澳大利亚大陆西南部沿海地区锋面、气旋活动频繁多阴雨天 |
D.潘帕斯草原上肉牛膘肥体壮, 进入屠宰加工旺季 |
图1中格陵兰岛大部分终年被冰雪覆盖,甲、乙分别是北美洲和英国的港口,甲乙之间的虚线示意航线。十八世纪邮政长官富兰克林调查发现,沿北美洲和英国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返航程耗时明显不同。据此完成1~2题。图1中最有可能出现冰山的海域在
A.①附近 | B.②附近 |
C.③附近 | D.④附近 |
沿甲乙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返时间不同主要受
A.海浪的影响 | B.暖流的影响 |
C.海风的影响 | D.寒流的影响 |
下图表示某河流水文测站春夏秋冬四季气温、降水量和径流分配状况。回答1-3题。该河流可能分布在
A.恒河流域 | B.尼罗河流域 |
C.长江流域 | D.亚马孙河流域 |
该地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
A.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 B.雨水补给 |
C.地下水补给 | D.湖泊水补给 |
该地河流的径流量最低的月份出现在
A.1月 | B.2月 | C.11月 | D.12月 |
图1示意我国某地区14日6时的气压形式,L为低压,图中天气系统以200千米/天的速度东移。读图1,完成1-3小题图中甲地14日6~9时的风向为
A.偏东风 | B.偏南风 | C.东北风 | D.西北风 |
气象部门发布了暴雨预报,甲地暴雨开始的时间约为
A.14日14时 | B.14日19时 |
C.15日4时 | D.15日11时 |
该地区及图示气压形式出现的月份可能为
A.华北平原,3、4月份 | B.四川盆地,1、2月份 |
C.黄土高原,10、11月份 | D.东南丘陵,4、5月份 |
图1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回答1~3题。该流域开发过程中
A.降水量增加 | B.蒸发量增加 |
C.下渗减少 | D.地表径流减少 |
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与图1b中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
A.Ⅰ、Ⅱ、Ⅲ | B.Ⅱ、Ⅰ、Ⅲ |
C.Ⅲ、Ⅱ、Ⅰ | D.Ⅰ、Ⅲ、Ⅱ |
该区域中山脉西坡山麓的自然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 | B.常绿硬叶林 |
C.针阔叶混交林 | D.草原 |
下图为东非高原基塔莱和多多马的降水资料及两地之间游牧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1-2该游牧活动( )
A.需要穿越热带雨林 | B.随着雨季南北移动 |
C.向南可至南回归线 | D.易受飓风灾害侵扰 |
游牧至甲地的时间最可能是( )
A.1月 | B.4月 |
C.7月 | D.10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