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左图是2015年寒假期间某位驴友在云南拍摄到的“孤峰残丘油菜花”。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戊分别表示各类岩石和岩浆,abcde分别表示各种地质作用。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关于左图地区自然地理特征及其原因的分析,叙述正确的是
| A.冬季寒冷干燥——受西北季风影响 |
| B.缺乏地表水——渗漏严重 |
|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纬度低,海拔较高 |
| D.地表“孤峰残丘”——流水堆积作用 |
该地的岩石类型及其地质作用与右图对应正确的是
| A.甲 c | B.丙 d | C.丁 e | D.戊 a |
上海市郊区建设蔬菜、奶、禽蛋、肉类生产基地,主要依据是()
| A.有城市自来水灌溉 | B.靠近城市,生产技术水平高 |
| C.城市人口多,市场需求量大 | D.气候、土壤条件优越 |
云南某地梯田规模巨大,级数最多的达5000级,现已成为中外闻名的观光景点。当初修建梯田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持水土 | B.发展旅游 |
| C.利于浇灌 | D.便于运输 |
我国西北地区发展种植业,最主要的限制条件是()
| A.土地资源不足 | B.化肥、农药不足 |
| C.劳动力不足 | D.水资源不足 |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气候不同 | B.劳动力状况不同 |
| C.地形不同 | D.生产技术不同 |
下表为我国某地区城市发展情况统计表。读表回答各题。
| 项目 |
1999年 |
2012年 |
| 城市数目(个) |
3 |
7 |
| 工业总产值(万元) |
36 200 |
1 765 000 |
| 城市人口(万人) |
56 |
340 |
| 城市人口比重(%) |
30.4 |
48.6 |
1999年以后,该地区的城市化处于()
| A.初级阶段 | B.加速阶段 |
| C.逆城市化阶段 | D.再城市化阶段 |
该地区在城市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 A.乡村基础设施完善 | B.人口和工商业迁往农村 |
| C.城市中心区空洞化 | D.市区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