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随着政府权力的强化,中国经济发展的主体状态开始由北洋政府时期的自由经济转向统制经济。1928年工商部成立之时,把矿业、钢铁、机械、酸、碱、纸浆、细纱、酒精、水力发电等列为基本工业,采用了国营和官商合营等方式;1933年对保险、粮食、棉花、煤炭等重要产业由国家通盘筹划。在金融业方面,通过设立国营银行、向民营银行参股和币制改革等手段,逐步实行金融统制,先后设立中央银行、中国农民银行、邮政储金汇业总局、中央信托局等机构。据统计,1920年到1936年,国营资本的增长幅度远远超过了私人资本。就资本总量而言,国营资本在金融业和交通运输业中的比重都超过了50%.各行业资本总额也占到了45%左右。抗日战争爆发后,这一比重还有继续上扬的趋势。
——摘编自虞和平《国民政府时期的国营经济与民营经济》
材料二
英国的国有化作为一项政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工党内阁制订的。它一直被誉为英国“社会主义”试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45年起,工党政府通过一系列国有化法令,把一批煤炭、电力、煤气、铁路、航空、电讯、航运企业收归国有。1951年起又实行了部分钢铁工业的国有化。在国有化达到高峰时期的1979年,国家直接控制着能源、运输、电信、钢铁、造船、宇航等国民经济命脉部门。国有企业的产值占英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0.5%,就业人数达200余万,占全部就业人数的8.1%,固定资产占固定资产总额的15.3%。
——摘编自梁中芳《英国国有化经济的历史回顾》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南京国民政府与英国企业国有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中英两国推行企业国有化的原因及其影响。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国民大革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试述古代东方文明的历史价值和共同特征。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北魏孝文帝说)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收《魏书》
请回答:
(1)图一和图二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前后的鲜卑族人所穿的不同服装,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2)依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孝文帝迁都的原因,评价迁都的影响。
(3)孝文帝改革和商鞅变法的共同点是什么?

棋盘上的历史
该图是一张摆满棋子的中国象棋棋盘。观察该图,回答问题。

问题:
(1)传说象棋是舜的弟弟象发明的。如果这种说法成立,那么中国象棋最早应发明于何时?
(2)请解说一下棋盘上“楚河”、“汉界”的来历。
(3)棋子中的“炮”,有时也写作“石”字旁。“火”字旁的“炮”出现最早应在中国
古代的哪个朝代?请说明理由。
(4)作为中央官职的“相”,曾一度被称作“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请简要叙述中国历史上“相”制演变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及其影响。

儒学有着两千多年历史,至今海外犹有“传人”。这在世界文化史上是极为罕见的。梁任公曾指出:“……所以我们可说,研究儒家哲学,就是研究中国文化,诚然儒家之外,还有其他各家,儒家哲学,不算中国文化全体;但是若把儒家抽去,中国文化恐怕没有多少东西了。”
——《饮冰室书话》
回答:(12分)
(1)简要叙述我国古代儒学产生、发展的史实。(6分)
(2)如何理解“研究儒家哲学,就是研究中国文化”?(2分)
(3)列举两个史实说明儒学对周边国家的影响。(2分)
(4)在西方文化不断冲击下,今天我们应该如何
对待儒学?(2分)

(18分)尊重妇女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男子生来就是上等的,女子则是下等的,前者治人,后者治于人。”
——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
(1)根据材料一,指出作者的主要观点。(2分)
材料二英吉利之俗,男女婚配,皆自择定,然后告父母。至婚配之日,耶稣教师诫以善言,为之祈福。男以戒指约於女指,亲宾送之入房,欢宴而散。其俗男女皆分父母之产,男不得娶妾,犯者流之七年。
——《瀛环志略》
(2)据材料二,概括英国的婚姻观念,并简要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因素。(6分)
材料三 1916年,北京中国银行最先使用女子司账,一时被称为“银行界之破天荒,妇女界之新事业”。1918年4月,上海曹某的理发店首次雇佣了二三十名女理发师。进入20世纪20年代,一些大城市的医疗、银行、商店、文艺、电讯等部门均有女职员出现。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原因(5分)。
材料四新中国的成立为妇女参政事业建立了优越的制度,《共同纲领》中首先订明妇女在政治上拥有与男子相同的权利。1953年公布的《选举法》规定“妇女有与男子同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再次重申了妇女有与男子同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4)对比材料三,指出材料四妇女地位的提高出现什么新特点(2分)。
(5)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妇女地位的变化折射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3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