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随着政府权力的强化,中国经济发展的主体状态开始由北洋政府时期的自由经济转向统制经济。1928年工商部成立之时,把矿业、钢铁、机械、酸、碱、纸浆、细纱、酒精、水力发电等列为基本工业,采用了国营和官商合营等方式;1933年对保险、粮食、棉花、煤炭等重要产业由国家通盘筹划。在金融业方面,通过设立国营银行、向民营银行参股和币制改革等手段,逐步实行金融统制,先后设立中央银行、中国农民银行、邮政储金汇业总局、中央信托局等机构。据统计,1920年到1936年,国营资本的增长幅度远远超过了私人资本。就资本总量而言,国营资本在金融业和交通运输业中的比重都超过了50%.各行业资本总额也占到了45%左右。抗日战争爆发后,这一比重还有继续上扬的趋势。
——摘编自虞和平《国民政府时期的国营经济与民营经济》
材料二
英国的国有化作为一项政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工党内阁制订的。它一直被誉为英国“社会主义”试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45年起,工党政府通过一系列国有化法令,把一批煤炭、电力、煤气、铁路、航空、电讯、航运企业收归国有。1951年起又实行了部分钢铁工业的国有化。在国有化达到高峰时期的1979年,国家直接控制着能源、运输、电信、钢铁、造船、宇航等国民经济命脉部门。国有企业的产值占英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0.5%,就业人数达200余万,占全部就业人数的8.1%,固定资产占固定资产总额的15.3%。
——摘编自梁中芳《英国国有化经济的历史回顾》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南京国民政府与英国企业国有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中英两国推行企业国有化的原因及其影响。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国民大革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智达网报道:北师大博导王富仁教授做客“名师讲坛”,认为中国近代以来每30年就有一个文化周期:

2009年向前推30年是1979年,正是我们这个历史时期的开端——改革开放的时代。再向前到1949年,可称之为毛泽东时代。再向前推30年到了1919年,发生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社会的转折。到1889年,是一个“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文化时代,这时洋务运动的领导者努力着要富国强兵。再向前到1859年,是中国由古代向现代的社会转型时期,也是和帝国主义全面接触的时期。
请回答:
(1)1859年是中国和西方全面接触的时期,这在当时思想观念领域有何体现?
(2)1889年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观念指导下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是什么?这一时期的康有为、梁启超被称为“千年之大变局”中思想文化之变的揭幕人,为什么?
(3)为什么王富仁教授说1919年是中国社会的转折时期?

儒家学说和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儒家经典不仅是封建统治者的思想统治工具,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话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孟干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作中庸,于思笔。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
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自讲求,
-——《三宇经》
【材料二】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
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而“在商品经济有较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幼弱。”
──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
【材料三】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今之所谓理学,……不取之“五经”而但资(宋明)之语录,……又曰:“《论语》,圣人之语录也。”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
──顾炎武《亭林文集•与施愚山书》
【材料四】 儒家文化的核心是按照天然的长幼以及男女将每个人编入一个等级组织中
然后,根据出生位置给他课以一辈子不变的责任与义务;不管是成年之前,还是之后,甚
至儿女、弟弟:郭六七十岁了,每个人在这个层次秩序中的地位不变,永远是在长者说话
时幼者只有听话的分,只能低一等或几等,永远没有自我。从儿女出生开始,通过《三字
经》等经典将他们嵌入“孔家店”,扣上“三纲”包袱,让他们任何时候都会因不服长者
的意愿而内疚得无地自容。
【材料五】一个典型中国人的一辈子实际上是不幸的:小时候你必须无条件地听父
母亲的话;年轻时最能花钱但却没钱花;等到真正有钱的中年时候又不可能幸福,因为首先要四世同堂,没有个人的空间,也要负担父母的生活;老了以后也是很不幸的,如果只有一个孩子,那个孩子可能看着父母亲时会想:“他怎么还这么健康,我还要养他”。如果有两个孩子,他们看着年老的父母就会互相推诿。那么,作父母亲的就在想:“我怎么还不死?我怎么要靠他们的施舍来给我生存的保证?”后代看到老年人感觉是负担,老年人看着后代又感觉要看很多面子,也处于一个更不幸福的状态。
——材料四、五、均摘编自陈志武:《金融的逻辑》
【材料六】如何正确对待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 对待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态度问题,近代以来一直存在着两种对立的思想倾向:一是国粹派,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一切都好,甚至对二十四孝也不加批判地完全肯定:一是西化派,把中国落后的一切根源归之于文化传统,主张完全抛弃中国的传统文化而全盘西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涉及了儒家的哪些主要思想?承载这些思想的儒家经典在历史上发挥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2)列举秦汉至两宋时期的“帝国文化”形成过程中儒学家的努力。
(3)依据材料三,指出顾炎武对儒学进行了怎样的取舍?顾炎武等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对儒学进行取舍给社会带来怎样积极的影响?
(4)依据材料四、五,结合所学分析儒家文化的影响。
(5)根据上述材料,对于儒学这一传统文化我们应有怎样的正确态度?

思想文化活动是人类在适应、利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精神成果,它反映人类社会思想文化、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进程及其重要内容。毛泽东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孔子是私学教育的鼻祖,但在《史记孔子世家》的记载中,有许多同时代的隐士对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极尽嘲笑之能事,或讽刺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或嘲笑他“自腰以下不及禹者三寸,垒垒若丧家之犬”等。
【材料二】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成为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他还认为“我书意造本无法”。黄庭坚也主张书法“入神”,对学习古人要“离迹师神”。
【材料三】宋徽宗赵佶以画花鸟擅长,不仅建立了皇家画院,而且有考试制度。如有一次出考题为“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获得第一名的画的是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画家要表达题中的“无”,是“非无舟人,只无行人”。
【材料四】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南宋)朱熹《行宫便殿奏札》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成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明)李贽《藏书卷》
【材料五】李贽虽在麻城(李贽弃官后孑身寄居麻城的龙潭湖芝佛院,位于湖北省的东北部)但有无数来自各地的追随者,几使麻城一境如狂,他的“异端”思想由此广泛传播。与此同时,麻城乃至京城的保守势力对李贽的迫害也逐渐升级,……最终经神宗御批,以“敢倡乱德,或世诬民”的罪名逮捕下狱,并焚毁其著作。不愿屈服的李贽在狱中赋诗:“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我今不死更何待,愿早一命归黄泉。”随后自杀身亡。──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请回答相关问题:
(1)春秋战国到秦汉是我国古代的转型时期,请用史实说明这一转型的表现。
(2)依据材料一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创办私学的最大的作用,分析当时“矮化”孔子的原因。
(3)材料二、三反映了北宋书法、绘画的什么共同特征?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北宋书法、绘画呈现上述特征的主要原因。(8分)
(4)据材料四,分析李贽与朱熹的观点有何不同?有学者认为,李贽的著作尽管在当时影响很大,但并没能在历史上开拓出一条新路。结合明清之际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从政治、经济和思想三方面予以说明。

根据设问,回答问题(本题10分)
近现代西方有句名言:The glory is Greece ,the grandness is Rome(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归于罗马),似乎他们对古希腊罗马文明怀着一份永远无法释怀的感念,奉它们为西方文明之根。
(1)古希腊以其健全的民主政治、繁荣的商品经济和灿烂的思想文化影响后世,尤其是雅典更成为全希腊的学校。请写出为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奠定基础的改革家。写出伯利克里改革的历史意义以及在其改革期间城邦的最高权力机构的名称。古罗马则是以其完善的法律影响后世的。请写出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
(2)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的政体形式最为典型的是两种什么政体? 并举出两个典型国家。美国的1787年宪法体现的政治原则是什么?美国是如何保障政治民主的?该宪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材料二:(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三:(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明史》
材料四:(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檐曝杂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图示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图示二所示的朝代的政治制度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的“上”是指谁?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
(3)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三、材料四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3分)你怎样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对我国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1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