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换水周期的长短可以用公式:T=W/(Q×86400)计算。T为换水周期,以天计;W为湖泊贮水量,以立方米计;Q为年平均入湖流量,以立方米/秒计。平均深度=贮水量/面积。下表所列我国部分湖泊的有关数据,据此完成各题。
湖名 |
面积 (平方千米) |
贮水量W (亿立方米) |
入湖流量Q (立方米/秒) |
洞庭湖 |
2820 |
173 |
10353 |
太湖 |
2420 |
44 |
195 |
滇池(昆明) |
297 |
12 |
29 |
青海湖 |
4853 |
742 |
39 |
|
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 )
A.洞庭湖水体更新最快 | B.贮水量越小,换水周期越短 |
C.太湖水循环最活跃 | D.湖泊面积越大,换水周期越长 |
对青海湖和洞庭湖的数据比较分析正确的是( )
A.青海湖面积大的主要原因是该湖平均深度小 |
B.青海湖换水周期短的主要原因是该湖入湖水量小 |
C.洞庭湖平均深度小的主要原因是该湖泥沙淤积严重 |
D.洞庭湖入湖水量大的主要原因是该湖流域降水量小 |
地球自转是地球运动的最基本的形式之一,根据地球自转的特点,完成下列问题。有关地球自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地心的运动 |
B.地球自转轴是地轴 |
C.地轴的空间位置基本上是稳定的 |
D.地轴北极点延长线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
下列地球自转方向图中,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图中,四个平行箭头指向东方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图为某地朝南窗户二分二至日正午阳光入射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当阳光如③所示射入窗户时()
A.我国恰好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月份 |
B.北京正值昼长夜短 |
C.北极圈出现极昼 |
D.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短 |
当阳光如②所示射入窗户时,若此时北京时间为10时,则该地的经度是()
A.150°E | B.160°E | C.105°E | D.90°E |
图中大圆表示太阳,小圆表示地球,箭头表示公转方向,数字表示二分二至点。完成下列问题。图中②点的日期是()
A.3月21日前后 | B.6月22日前后 |
C.9月23日前后 | D.12月22日前后 |
关于地球公转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公转速度是均匀的 | B.公转轨道为正圆形 |
C.公转周期为365天 | D.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
地球绕太阳公转过程中,1月初,地球运行到()
A.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 | B.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慢 |
C.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 | D.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慢 |
物体的正午日影,永远向南而不向北的地区是()
A.赤道以北 |
B.北回归线以北(北极点除外) |
C.南回归线以南(南极点除外) |
D.南极圈以北 |
地转偏向力能使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向。据此完成下列问题。地球自转产生地转偏向力,使物体的水平运动方向()
A.任何地方均发生偏向 |
B.在极地地区不发生偏向 |
C.北半球自低纬向中纬方向运动时向东偏转 |
D.南半球自西向东运动时向南偏转 |
“×”代表河水自外向里流入,“·”代表河水自里向外流出,判断四幅图中正确的是()
图甲为地球自转速度随纬度变化图,图乙为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图甲中M点的纬度、图乙中N点的月份分别是()
A.30°;1月 | B.60°;7月 | C.60°;1月 | D.30°;7月 |
除两极点外,地球上相距一定距离且海拔相同的两地,角速度、线速度相等的是()
A.同一经度不同纬度 | B.同一纬度不同经度 |
C.不同纬度不同经度 | D.以上都不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