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13日,香港、台湾和中国大陆的保钓人士从各自出发地分头出发,在公海会合后,向我国固有领土钓鱼岛挺进,以宣誓中国对于这一领土及其周边海域的主权。从文化生活角度看,材料主要说明
| A.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
| B.爱国主义不是具体的,而是抽象的 |
| C.爱国应主要体现在精神方面 |
| D.爱国应主要体现在物质方面 |
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提出的“修昔底德陷阱”认为,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导致战争不可避免。但这种逻辑推理的思维方法却不适合中国。这主要是因为
①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②和平和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
③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④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成为合作的基础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2014年G20峰会期间,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支持香港少数人“占中”示威(被外部势力操纵的非法集会活动);但一个月后,美国当局就赤裸裸地暴力打压席卷全美的反种族歧视游行示威。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 A.民主具有抽象性,没有绝对的民主 |
| B.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国家政策 |
| C.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只为少数人所拥有 |
| D.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 |
2014年7月初,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双方就增进政治互信、推动各领域交流合作、加强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合作、维护朝鲜半岛和平稳定交换意见,并签署经贸、金融、环境、领事等领域一系列合作文件。这说明
| A.中韩两国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
| B.中韩合作是主导世界和平的要求 |
| C.同盟关系是中韩两国发展的趋势 |
| D.共同利益是中韩两国合作的基础 |
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各成员国在加快亚太自由贸易区建设,积极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方面达成了共识。这表明亚太经合组织作为国际组织
| A.是协调亚太地区各国政治经济关系的中心 |
| B.在国际社会中起着协调国家间利益的作用 |
| C.是当代国际社会中最主要的国际关系主体 |
| D.承担着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双重任务 |
2014年12月4日,美国参议院授权美国总统对台出售4艘佩里级巡防舰。对此,我国政府表示坚决反对,认为这是严重干涉中国内政的行为。我国政府态度的依据是
| A.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
| B.维护我国国家利益必须坚决反对其他国家的利益 |
| C.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是主权国家的核心利益 |
| D.主权国家应当履行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义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