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土星与太阳黄经相差180度时,称为土星冲日。2013年4月28日发生的“土星冲日”现象,被人们成功地预测并观测到,从而积累了更多关于土星的资料。这告诉我们
A.意识是人类大脑的特有机能 |
B.规律具有客观性,可以被认识利用 |
C.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
D.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把握规律 |
从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纵向来看,生态文明将成为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第三种文明;从社会现实存在的横向来看,生态文明是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并列的另一种形式。生态文明的提出和实施,是人类对长期以来发展模式反思的结果,是人类发展观的一次飞跃,是人类文明理念的一次创新。这表明
A.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 B.人们可以根据主观需要进行创新 |
C.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 D.理念创新源于人们的深刻反思 |
真理,没有不被怀疑和突破的特权。这是因为
A.人能认识世界,但并不一定能正确认识世界 |
B.真理的基本属性是客观性 |
C.认识的根本目的在于指导实践 |
D.客观世界是无限变化发展的,人们的实践也是发展的 |
聪明的人在生活中既要学会选择,也要学会放弃,其实放弃也是一种艰难的选择。这句话表明
A.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
B.回避矛盾有时也不失为一种聪明的做法 |
C.对立也是统一,对立和统一不是绝对的 |
D.不同的价值观具有不同的导向作用 |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深入发展,小康社会的内涵和意义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这体现了
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②事物发展取决于认识的深化
③认识具有曲折性和反复性④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2012年,英国科学家宣称,他们人工合成了一种名为XNA的物质,在许多关键功能上可替代DNA,实现遗传信息的传递。这一主要表明
A.物质是可以人工合成的 | B.世界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
C.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 D.规律具有客观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