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曾几何时,由于技术所限,人类眼中的海洋只是邻近的一方水域;随着造船技术的提高和海上罗盘的使用,人类进入地理大发现时代,视野投向更广阔的海域;而今,借助载人深潜器、大洋钻探船等高新技术设备,深海世界的神秘面纱逐步被揭开。这表明
①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张红从某高校毕业以后,应聘到一国有企业上班,月薪2000元。后来,张红从该国有企业辞职后,筹资开了一家水果超市,自己从事水果经营,月收入可达到3000元。在这期间,张红用赚来的钱购了某基金公司的基金,获利5000元。张红获得收入的分配方式分别属于(  )

A.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资本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B.按劳分配、管理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资本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C.劳动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按劳分配、资本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D.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分配、资本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我国个税起征点的变化趋势,引发的现象可能是()
①社会消费增加②中低收入群体受益③恩格尔系数提高④企业税负减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美国居民过感恩节时有食用完整火鸡的习惯。为满足这一需要,海尔研发并设计了500多升容积的法式对开门冰箱。而在日本,年轻用户公寓面积比较小,对此,海尔设计出一种体积很小的洗衣机,叫做“个人洗衣间”。由此可见()

A.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B.消费决定生产
C.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D.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具有导向作用

厦高铁的通车,时龙岩至厦门仅需1小时,票价约为60元。在这种情况下,原本打算坐大巴的人极可能改乘动车。面对这种新选择,有乘客表示“应该会坐动车,便宜还省时间,主要是性价比吧”回答小题:
有人选择坐动车而不选择坐大巴,“性价比”会影响乘客的选择,分别说明( )

A.在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B.在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C.在互补关系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引起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D.在互补关系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引起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现如今“房奴”这个名词已经越来越成为我们社会所共同关注的热点。房价过高,是催生“房奴”的直 接原因。针对“高房价”,下面相关认识正确的是 ( )
①供不应求是房价过高的根本原因②建筑材料价格的上涨助长了房价的上扬
③抑制高房价必须增加商品的供应量④抑制高房价必须对炒房行为进行有效制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