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每一个年代都有属于自己的语言,每一个语言都承载着一个时代群体的集体记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流行语,浓缩了我国政策的变迁和百姓生活的喜怒哀乐,它们或转瞬即逝,或经久流传,或潜入到一个民族或国家的肌理,成为了社会发展的“体征”。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

A.文化是时代生活在物质上的反映
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C.文化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变迁
D.文化在自身的传承中得以发展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下列抒发爱国情怀的诗词格言有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③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④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地处华东的吴越文化精致淡雅,流动和开放性强;地处内陆的滇黔文化热情奔放,内敛性强。这说明

A.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特征
B.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C.不同区域的文化相互交流借鉴吸收
D.不同区域的文化共同构成中华文化

闻名中外的敦煌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克孜尔千佛洞等中华文化的瑰宝,是古代的汉族、鲜卑族、吐蕃族以及西域各族的艺术家和劳动人民共同创造的。这表明

A.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B.各少数民族的文化多姿多彩
C.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D.文化带有明显的民族性特征

2012年6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词典的正文收录了NBA,BBS,GDP,UFO等239个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适应了社会生活变化的需要。这体现了

A.中华文化是现代文明的产物
B.文化发展必须植根于外来文化
C.中华文化具有巨大的包容性
D.中西文化相互融合,趋向统一

我国古代很长一段时间,一直使用竹木简牍作为文字的主要载体。汉简以生动、具体的实物形态记载了两千多年前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真实面貌,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色,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这表明

A.汉字与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B.中华文化曾长期居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列
C.中华文化具有博采众长、丰富多彩的特征
D.中华文化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