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习近平主席在2014年10月15日文艺座谈会上的妙语部分摘录:

1.
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3.
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
4.
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
5.
要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

材料二:“奢靡之始,危亡之渐”,历史经验一再告诉我们,任由奢靡之风蔓延,必然严重危害社会风气,甚至有亡党亡国的危险。对于党内存在的腐败问题,习近平强调,我们党员干部队伍的主流始终是好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一些领域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为此,要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谋划,突出反腐倡廉工作重点,增强反腐倡廉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结合材料一,请你阐释习近平主席妙语摘录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
(2)结合材料二,谈谈“奢靡之始,危亡之渐”这一观点蕴含的唯物辩证法道理,并运用辩证法的知识进一步说明习近平对腐败问题的分析所坚持的方法论原则。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文化创新的途径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对舆论高度关注的“延迟退休”热点问题,我国研究制定延迟退休政策,将采取小步走、渐进式,并承诺新政策将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的退休年龄现状和诉求,提前若干年预告,推迟退休年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会一下把退休年龄增长几岁,而是逐步提高,比如今年要比之前的退休时间多几个月,第二年再延长一点,一般用10年甚至20年的时间才能到位。改革的力度要与社会可承受度相融合,量力而行。延迟退休政策,会考虑到劳动强度,区别对待,不会一刀切,分类制定政策。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谈谈你对我国延迟退休问题的认识。

材料:2015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行动计划将重点促进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的融合创新,发展壮大新兴业态,打造新的产业增长点,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环境,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增强新的经济发展动力,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结合材料,用“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的知识,说明我国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材料:某省是文化资源大省,但是文化产业不发达。近年来,该省立足自身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使其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抓住重塑市场主体这一关键环节,打破地区、部门、行业和所有制限制,以资本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培育和扶持重点文化企业集团,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和产业集中度。依托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学习借鉴全国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将科技运用到文化产业发展中,大力发展高科技型文化产业。
结合材料,分析该省在文化发展方面的措施是如何体现矛盾分析法的?

2015年9月3日在北京天安门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彰显了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坚定立场。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继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中国的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中国人民历来崇尚的“和而不同”“以和为贵”的理念,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的重要价值观。中华民族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接受一切有益的外来文化,留下了不少对外交流的千古佳话。中国人民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对外待之以礼、睦近交远。
根据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我国人民是如何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的。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年大众“创业潮”与科技“创新潮”双潮涌动。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将创业创新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材料一:长期以来,保守主义、中庸之道等惯性思维和落后思想,也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大众创业创新。要激发全社会的智慧才能和创造活力,必须营造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和谐氛围,培育创新精神,形成创新风
材料二:创业创新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秉性、发展进步的动力,人民是创业创新的主体。我国现代化建设正处于关键时期,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要保持中高速增长、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激发和增强社会创造力,使人人皆可创业创新、创业创新惠及人人,在全社会兴起万众创业创新的热潮,使中华大地处处充满无限生机和创造活力。
材料三: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青年是重要力量。有人说青年创业迎来了“最美好的时代”。但创业有风险,进入需谨慎。根据媒体的报道,青年学生创业成功率不足3%,面对略显骨感的现实,青年要做好充足准备,放飞创业梦想!
(1)结合材料一,运用从文化生活知识,就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出合理化建议。
(2)结合材料二,分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哲学依据。
(3)结合材料三,就青年创业拟定一条新闻标题,要求:紧扣主题,凝练朴素,限15字以内。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